天质婵娟,妆光荡漾。御酥做出花模样。
夭桃繁杏本妖妍,文鸳彩凤能偎傍。
艾绿浓香,鹅黄新酿。缘云清切歌声上。
夜寒不近绣芙蓉,醉中祗觉春相向。
天质婵娟,妆光荡漾。御酥做出花模样。
夭桃繁杏本妖妍,文鸳彩凤能偎傍。
艾绿浓香,鹅黄新酿。缘云清切歌声上。
夜寒不近绣芙蓉,醉中祗觉春相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名为《踏莎行·其一》。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采用五言绝句形式创作的情致小品,其语言优美,意境幽深,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女性之美的独特感受。
开篇“天质婵娟,妆光荡漾”两句,以轻盈、柔和的笔触描绘出女子天然的美丽和化妆后的光彩流溢。这里的“天质”二字强调了女性自然之美,而“妆光”则显示了她经过打扮后更加耀眼夺目的魅力。
接着,“御酥做出花模样”一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突显出了女子在装饰上的巧思和技艺。用“御酥”来形容女子精心制作的花朵形状,不仅体现了她的手工艺能力,也暗示了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接下来的“夭桃繁杏本妖妍,文鸳彩凤能偎傍”两句,更进一步描绘出女子的美丽与神秘。这里借用夭桃、繁杏等自然景象来比喻女性之美,而“文鸳彩凤”则赋予了她超凡脱俗的特质,强化了她的非凡气质。
诗中的“艾绿浓香,鹅黄新酿”两句,则通过对香料和酒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富有情致的氛围。这里的“艾绿浓香”可能指的是某种香料或是女子身上的香气,而“鹅黄新酿”则暗示了诗中所描述场景中的饮酒宴会。
最后,“缘云清切歌声上。夜寒不近绣芙蓉,醉中祗觉春相向”四句,则是整个诗篇的高潮部分。这里通过“缘云清切歌声上”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音乐美妙。而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夜寒中远离了绣芙蓉所象征的繁华世界,醉酒之际,只觉春光照拂,心向往春色温暖的方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性美貌、生活情趣和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音乐和饮宴氛围的生动再现,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艺术世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使得整个作品既有视觉上的享受,也有情感上的共鸣,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典美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