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迹文身学楚狂,飘零故国望斜阳。
东平百世思风度,北地千秋有耿光。
遗恨难消银海怒,幽魂悽切玉蟾凉。
荒坟草绿眠狐兔,寒雨清明堪断肠。
匿迹文身学楚狂,飘零故国望斜阳。
东平百世思风度,北地千秋有耿光。
遗恨难消银海怒,幽魂悽切玉蟾凉。
荒坟草绿眠狐兔,寒雨清明堪断肠。
这首挽宁靖王诗,由清代诗人陈元图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诗中以“匿迹文身学楚狂”开篇,借楚狂之典,表达了对宁靖王避世隐居,不为世俗所累的生活态度的追忆与敬仰。接着,“飘零故国望斜阳”,描绘了宁靖王远眺故国,心中充满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
“东平百世思风度,北地千秋有耿光。”这两句赞美宁靖王的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认为他的风度将被后人铭记百世,其光辉将照耀千秋。接下来,“遗恨难消银海怒,幽魂悽切玉蟾凉。”则表达了对宁靖王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以及对其英灵在月光下凄凉的哀悼之情。
最后,“荒坟草绿眠狐兔,寒雨清明堪断肠。”以荒坟、绿草、狐兔、寒雨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寄托了对宁靖王的深深哀思与缅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宁靖王的深切悼念和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
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
真诀自从茅氏得,恩波宁阻洞庭归。
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
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
高楼怀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燕过。
树隔五陵秋色早,水连三晋夕阳多。
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
十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
惨澹岁云暮,穷阴动经旬。
霜风裂人面,冰雪摧车轮。
而我当是时,独不知苦辛。
晨炊廪有米,夕爨厨有薪。
夹帽长覆耳,重裘宽裹身。
加之一杯酒,煦妪如阳春。
洛城士与庶,比屋多饥贫。
何处炉有火,谁家甑无尘。
如我饱煖者,百人无一人。
安得不惭愧,放歌聊自陈。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