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建油幢上木天,棠阴元不用蒲鞭。
南州小试调元手,国步多难政要贤。
便建油幢上木天,棠阴元不用蒲鞭。
南州小试调元手,国步多难政要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的《和都运判院韵辄记即事(其四)》中的一节,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政治治理的深刻思考与期待。
首句“便建油幢上木天”,描绘了建立油幕帐篷于高耸入云的木天之上,象征着政治领袖在高远的位置上进行决策与治理,形象地展现了权力的崇高与深远。
次句“棠阴元不用蒲鞭”,引用了古代以棠树为官署之下的典故,表示官员应以德治国,不需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维护秩序,强调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第三句“南州小试调元手”,表达了诗人对南州地方治理者的肯定与期待,认为他们能够运用智慧与能力,调和各方,稳定局面,体现出对地方官员能力的信任与支持。
最后一句“国步多难政要贤”,则直接点明了国家在面对诸多困难时,需要有贤能的政治家来领导,强调了在动荡时期,优秀领导者的重要性,寄寓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与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有能力治理国家的贤才的呼唤与期待。
崇山巍巍矗天起,根盘不知几十里。
万木群然山之巅,其中大者挺然长干而繁枝,明堂之栋应可拟。
远山其势浸微茫,双峰直监青云里。
丈人结庐擅山光,闲来呼童携竹杖。
出门一徜徉,翘然矫首青云上。意欲乘风至帝旁。
一得至帝旁,俯首瞰下方。
何处民穷何俗陋,谁为奸恶谁善良。
便应奋起今日凭栏手,为兹民胞物与一铺张。
铺张毕,塞吾责,然后归去来兮旧山阿。
千驷万钟奈尔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