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都运判院韵辄记即事·其四》
《和都运判院韵辄记即事·其四》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便建油幢上木天,棠阴元不用蒲鞭。

南州小试调元手,国步多难政要贤。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的《和都运判院韵辄记即事(其四)》中的一节,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政治治理的深刻思考与期待。

首句“便建油幢上木天”,描绘了建立油幕帐篷于高耸入云的木天之上,象征着政治领袖在高远的位置上进行决策与治理,形象地展现了权力的崇高与深远。

次句“棠阴元不用蒲鞭”,引用了古代以棠树为官署之下的典故,表示官员应以德治国,不需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维护秩序,强调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第三句“南州小试调元手”,表达了诗人对南州地方治理者的肯定与期待,认为他们能够运用智慧与能力,调和各方,稳定局面,体现出对地方官员能力的信任与支持。

最后一句“国步多难政要贤”,则直接点明了国家在面对诸多困难时,需要有贤能的政治家来领导,强调了在动荡时期,优秀领导者的重要性,寄寓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与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有能力治理国家的贤才的呼唤与期待。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十三

银瓶随意汲寒浆,凿井家家近户旁。

只恨青春二三月,却携素绠上河梁。

(0)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三十七

飞飞乾鹊似多情,晚到深林晓入城。

也解巡檐频送喜,听来只恨是秦声。

(0)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二十八

长镵木柄斸寒云,阿魏滩中药气熏。

至竟无从知性味,山家何处问桐君。

(0)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十九

千瓣玲珑绿叶疏,花头无力倩人扶。

因循错唤江西蜡,持较东篱恐未输。

(0)

画图景

崇山巍巍矗天起,根盘不知几十里。

万木群然山之巅,其中大者挺然长干而繁枝,明堂之栋应可拟。

远山其势浸微茫,双峰直监青云里。

丈人结庐擅山光,闲来呼童携竹杖。

出门一徜徉,翘然矫首青云上。意欲乘风至帝旁。

一得至帝旁,俯首瞰下方。

何处民穷何俗陋,谁为奸恶谁善良。

便应奋起今日凭栏手,为兹民胞物与一铺张。

铺张毕,塞吾责,然后归去来兮旧山阿。

千驷万钟奈尔何。

(0)

哀邹汝愚六首·其三

年少心更赤,竟以死遐荒。

英魂飘何许,愿返托班行。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