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图景》
《画图景》全文
明 / 蔡清   形式: 古风

崇山巍巍矗天起,根盘不知几十里。

万木群然山之巅,其中大者挺然长干而繁枝,明堂之栋应可拟。

远山其势浸微茫,双峰直监青云里。

丈人结庐擅山光,闲来呼童携竹杖。

出门一徜徉,翘然矫首青云上。意欲乘风至帝旁。

一得至帝旁,俯首瞰下方。

何处民穷何俗陋,谁为奸恶谁善良。

便应奋起今日凭栏手,为兹民胞物与一铺张。

铺张毕,塞吾责,然后归去来兮旧山阿。

千驷万钟奈尔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图,同时融入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的关怀。开篇“崇山巍巍矗天起”,以雄伟的山峰开篇,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力量。“根盘不知几十里”则强调了山的深远与广阔。接着,“万木群然山之巅”,描绘了山巅之上茂密的树木,仿佛是自然界的守护者。

“其中大者挺然长干而繁枝,明堂之栋应可拟”一句,将山中的大树比作殿堂的栋梁,寓意着它们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远山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双峰直入青云,展现了山的高耸与神秘。

“丈人结庐擅山光”描述了一位隐士在山中建屋,享受着山间的美景与宁静。“闲来呼童携竹杖”则展现了他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出门一徜徉,他“翘然矫首青云上”,似乎想要超越尘世,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意欲乘风至帝旁”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权力的向往,希望借助风力达到至高之处,俯瞰人间。接下来的几句“一得至帝旁,俯首瞰下方”,通过对比人间的贫富、善恶,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何处民穷何俗陋,谁为奸恶谁善良”这两句直接点出了社会问题,引发了对人性和社会秩序的深刻反思。诗人渴望能够有所作为,改变不公,让世界更加美好。“便应奋起今日凭栏手,为兹民胞物与一铺张”表达了这种强烈的愿望和行动的决心。

最后,“铺张毕,塞吾责,然后归去来兮旧山阿”意味着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诗人会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平静。而“千驷万钟奈尔何”则是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考和社会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蔡清

蔡清
朝代:明

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别号虚斋,明晋江人。31岁中进士,累官至南京文选郎中、江西提学副使,著名的理学家。他治学严谨,在床边设案置烛台,凡与学生讲论的问题,临寐前反复思考 ,若有所得即起床,点灯纪录备忘。因积劳成疾,年56岁而逝。
猜你喜欢

送伍长垣赴召二首·其一

君赴兰台召,谁看此县花。

久知骢是马,当许鹭随车。

日月新明主,乾坤旧一家。

异时缣帛赏,应首及孙伽。

(0)

徐子过别因而留宿

岂是陈蕃榻,能淹孺子栖。

无言向春月,难寐及晨鸡。

钩幔回春色,梳头过鸟啼。

如何艳阳节,与尔惜分携。

(0)

寄殷伊阳二首·其一

自枉去年札,约为嵩少行。

梦常飞洛水,诗屡到伊城。

萝殿王乔舄,花台子晋笙。

君行奋双翮,吾此学长生。

(0)

舟往临江即事

直岸含风细,中江放舸安。

地随帆席转,风进晚潮残。

霞树迎窗过,晴山卷帽看。

遥惊双浴鹭,色举向云湍。

(0)

北望畏雨不至

乱山上云气,孤客发西岑。

徒瞻北湖寺,其如东路心。

岭猿愁瞑雨,岩鸟下空阴。

回首太行麓,萧萧松橡林。

(0)

冬日过故王坟二首·其二

二冢累累接,聊城复定安。

情哀宫独盛,世异柏同残。

久雨石门塌,新霜帷殿寒。

西陵时节望,谁见绮罗叹。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