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莞山净明庵小参示众》
《莞山净明庵小参示众》全文
宋 / 释昙华   形式: 七言绝句

三十三州七十僧,驴腮马颔得人憎。

诸方若具罗笼手,今日无因到净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shānjìngmíngānxiǎocānshìzhòng
sòng / shìtánhuá

sānshísānzhōushísēngsāihànrénzēng

zhūfāngruòluólóngshǒujīnyīndàojìngmí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昙华所作的《莞山净明庵小参示众》。诗中以“三十三州七十僧”描绘了寺庙僧侣的广泛分布,形象生动。然而,“驴腮马颔得人憎”一句则运用比喻,暗示这些僧人可能因为行为举止或言谈不合世俗眼光,被人厌恶,形象地刻画了他们的处境。

“诸方若具罗笼手”进一步表达了对僧众们在世间纷扰中难以超脱的感慨,像是说如果他们都被尘世的束缚所牵累,那么今天就无法轻易地抵达心灵清净之地——“净明”。这里的“净明”既是实指净明庵,也是象征着佛教中的清净世界。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寓言式地揭示了僧人们在追求内心清净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体现了禅宗对于世俗与解脱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昙华
朝代:宋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猜你喜欢

偕华愚公齐越石吕介孺王见卿耿明甫刘敬仲蔡韫先集米仲诏古云山房分得六鱼·其一

入门诗意在,景径淡萧疏。

石老留云古,窗明印月虚。

茶寮醒醉客,画舫隐清鱼。

同抱寒禅相,求看绣佛居。

(0)

八月十一夜与介孺看月成醉共赋十四盐·其二

诗就还看月,移时兴未厌。

更深花意寂,坐久梦思恬。

浪谑皆成雅,新声不忌纤。

生情爱凄冷,对酒可能廉。

(0)

天津夜月

放舟乘晚浪,伐鼓注归流。

明月千帆夜,长风万里秋。

篙师探渡口,津吏指潮头。

浩荡烟波里,应怜估客游。

(0)

馆课观兰亭修禊图

嘉辰属元已,迟晷流芳年。

邈思东堂会,遐想华林篇。

忽披曲水图,幅素渺绵连。

茂林蔚翠岭,华薄被芳田。

紫燕翔且嬉,丹英婉欲然。

斐云荫修竹,飞观开琼筵。

澄澄绿水波,萦曲流其前。

游娱有嘉客,冠服何翩翩。

朱轩解兰皋,罗坐临回川。

金卮乘波进,素俎激流还。

或沉翠纶没,比目惊重渊。

或揽绿藻柯,击棹浮青莲。

缓带既覆爵,或藉百卉眠。

亦或扼素腕,握管挥云笺。

中怀多忼慨,意态何蹁跹。

将无瑶池侣,夕饮昆崙天。

亦云山阴会,祓禊徵群贤。

风流迥千古,遗想托云烟。

至今兰亭下,曲水流潺潺。

(0)

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其九

杰搆临丹地,飞梁瞰碧峰。

台高苍野尽,殿古白云重。

峭峡虹斜度,危崖雪半封。

佛疑维卫至,僧似落伽逢。

舞鹤参朝座,饥乌集暮钟。

缘深频伏象,定久忽闻蛬。

暗牖閒生竹,虚檐密种松。

持经迷菡萏,说偈坠芙蓉。

异荈分泉瀹,香粳激浪舂。

蒲团藏阒寂,木榻寄蒙茸。

八识空尘累,三禅别梵宗。

九州遥挂衲,十岳遍扶筇。

璎珞天人馈,玻瓈释帝供。

文殊行处脚,迦叶笑时容。

东域摩腾化,西江道一踪。

将辞氻潭去,阐法号黄龙。

(0)

寿吴淑人

春色重帘外,笙歌昼未阑。

屏开回白鹤,席上舞青鸾。

浥露金芝秀,凌云玉树寒。

冰桃漫留核,方朔已偷残。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