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蛾眉。
只从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
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蛾眉。
只从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邃情怀。诗中“月与高人本有期”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向往和期待,这里的“期”字蕴含着一种宿命的相逢,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更像是对心灵境界的渴望。
“挂檐低户映蛾眉”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月光如水般流泻,从屋檐到窗户,再到细小如蛾眉般的缝隙中,均能映照其中。这不仅是对视觉美感的描摹,也透露出诗人在静谧夜色中的情绪之美。
“只从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于月亮变化的一种哲思。夜晚,明月当空,光芒圆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月亮似乎在天际缓缓升起,这里“冰轮”形容其清冷而庄严,而“出海迟”则是对月亮升起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超然脱俗之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远的情思,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交流,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持久而深沉的感悟。
鸿荒有开,昉颉鸟迹。字学之兴,亦既象物。
汉有议郎,曰臣蔡邕。帛书发奇,出淳古踪。
千龄寥寥,嗣响逾邈。贞观御床,淳化秘阁。
云汉之章,施于仁皇。厥维天葩,源宋跨唐。
万几燕閒,成是肆笔。弛张异用,游戏如一。
士俗之成,玄默自躬。见于首篇,尚絅之风。
安不忘危,尤示注意。笔墨之馀,又形拊髀。
庆历之治,太平极功。帝心所存,天地与同。
春朝鸣珂,秋塞沈柝。一视之仁,昭此圣学。
海岳八极,羲娥九霄。媲于宝藏,万世见尧。
南冠一载,西流万里,离怀孰不伤情。
富贵邯郸,雨云巫峡,回头一梦空惊。谁辱又谁荣。
问当时道德,今日功名。
楚水吴山,向来多少送和迎。长安古道长亭。
叹马蹄不驻,车辙难停。
薇老首阳,芝深商谷,时遥雾拥云平。此意已羞评。
但金缄白雪,锦佩青萍。
采竹昆崙,有时吹作凤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