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拙若愚,若慵若懒,若呆若痴。
只这底便是,造玄日用,果行得去,密应神机。
学解见知,声闻圆觉,增长根尘塞肚皮。
都无用,但死心塌地,寿与天齐。金仙不在天西。
那碧眼胡儿不必题。
问性宗一着,从空自悟,命基上事,务实为基。
虚实相通,有无交入,混合形神圣立跻。
禅天净,看云藏山岳,月照松溪。
若拙若愚,若慵若懒,若呆若痴。
只这底便是,造玄日用,果行得去,密应神机。
学解见知,声闻圆觉,增长根尘塞肚皮。
都无用,但死心塌地,寿与天齐。金仙不在天西。
那碧眼胡儿不必题。
问性宗一着,从空自悟,命基上事,务实为基。
虚实相通,有无交入,混合形神圣立跻。
禅天净,看云藏山岳,月照松溪。
这首元代李道纯的《沁园春·赠郑松溪》是一首表达对修行者郑松溪的赞美和对其修行境界的领悟之词。词中以“若拙若愚”、“若慵若懒”等形象描绘出一种看似平凡甚至笨拙的状态,实则暗含深意,这种状态正是修行者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表现。
“造玄日用,果行得去,密应神机”赞扬了郑松溪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真谛,顺应自然法则,且能微妙地契合神明的奥秘。接下来,“学解见知,声闻圆觉”强调了他通过学习和实践达到了智慧的圆满和觉知的提升,但同时指出增长的是内在修为而非外在尘世的纷扰。
“死心塌地,寿与天齐”表达了对郑松溪坚定信念和长寿修行的赞赏,认为他的心境如金仙般超越世俗,无需外在赞誉。“问性宗一着,从空自悟”则揭示了他的修行路径,即从空灵中自我领悟,不依赖于外在教诲。
“命基上事,务实为基”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要立足于实际生活,脚踏实地,这是修行的根本。词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郑松溪的修行境界,如“虚实相通,有无交入”,达到了内外合一的境地,进而“混合形神圣立跻”,即与天地神灵同在。
最后,“禅天净,看云藏山岳,月照松溪”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象征着郑松溪内心的清净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出他对禅定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赞美和启示的方式,展现了郑松溪在修行路上的独特风采和深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