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荒有开,昉颉鸟迹。字学之兴,亦既象物。
汉有议郎,曰臣蔡邕。帛书发奇,出淳古踪。
千龄寥寥,嗣响逾邈。贞观御床,淳化秘阁。
云汉之章,施于仁皇。厥维天葩,源宋跨唐。
万几燕閒,成是肆笔。弛张异用,游戏如一。
士俗之成,玄默自躬。见于首篇,尚絅之风。
安不忘危,尤示注意。笔墨之馀,又形拊髀。
庆历之治,太平极功。帝心所存,天地与同。
春朝鸣珂,秋塞沈柝。一视之仁,昭此圣学。
海岳八极,羲娥九霄。媲于宝藏,万世见尧。
鸿荒有开,昉颉鸟迹。字学之兴,亦既象物。
汉有议郎,曰臣蔡邕。帛书发奇,出淳古踪。
千龄寥寥,嗣响逾邈。贞观御床,淳化秘阁。
云汉之章,施于仁皇。厥维天葩,源宋跨唐。
万几燕閒,成是肆笔。弛张异用,游戏如一。
士俗之成,玄默自躬。见于首篇,尚絅之风。
安不忘危,尤示注意。笔墨之馀,又形拊髀。
庆历之治,太平极功。帝心所存,天地与同。
春朝鸣珂,秋塞沈柝。一视之仁,昭此圣学。
海岳八极,羲娥九霄。媲于宝藏,万世见尧。
这首诗是对宋仁宗皇帝书法的赞美,以汉体书为题材。诗中提到,自远古以来,文字艺术逐渐发展,蔡邕作为议郎,对汉字的象形之美有所贡献。仁宗时期,他的书法在淳化秘阁中受到珍视,其作品如同云汉之章,体现了仁德和智慧。诗中赞誉仁宗的书法既有张力又有放松,无论是日常闲暇还是政务之余,都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
诗中还提及了仁宗的治国理念,他不忘危机,注重教育,提倡谦虚内敛的士人风范。他的书法作品如同庆历年间太平盛世的象征,体现出他的仁爱之心和深思熟虑。最后,诗人将仁宗的书法艺术与天地自然、日月星辰相提并论,称其为无价之宝,堪比古代圣贤尧舜的遗产,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整体而言,这是一首高度赞扬仁宗皇帝书法成就和人格魅力的诗篇。
紫荷田,青柘路。目送折腰步。
烧过炉香,欲别又还住。
曲廊买得泥孩,旋呼小玉,留付与、夜灯儿女。
几回顾。人影归绿杨中,鬓腻惹香絮。
溪转桥横,青雀舫无数。
重帘似隔天涯,谁传消息,三十六、鸳鸯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