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四淮安雪,彻望嵯峨白玉楼。
叫月子规含夜恨,怯寒柳眼带春愁。
参差四野皆银树,错杂黄河尽宝舟。
谩笑老天欠收拾,琼花轻放逐风流。
二月十四淮安雪,彻望嵯峨白玉楼。
叫月子规含夜恨,怯寒柳眼带春愁。
参差四野皆银树,错杂黄河尽宝舟。
谩笑老天欠收拾,琼花轻放逐风流。
这首诗描绘了淮安二月十四日的大雪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世界的壮丽与静谧。
首句“二月十四淮安雪”,点明时间地点,简洁有力地勾勒出大雪降临的情景。接着,“彻望嵯峨白玉楼”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整个世界比作一座座白玉筑成的高楼,形象地展现了雪后世界的洁白与高远,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叫月子规含夜恨,怯寒柳眼带春愁。”这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子规鸟在月光下哀鸣,似乎在诉说着夜晚的忧愁;而柳树的嫩芽在寒冷中微微颤抖,仿佛带着对春天的期待与忧虑。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也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
“参差四野皆银树,错杂黄河尽宝舟。”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雪后的自然景观,四野的树木仿佛都被镀上了一层银色,黄河上的船只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珍贵。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雪景的美丽,也暗示了大自然的丰富与和谐。
最后,“谩笑老天欠收拾,琼花轻放逐风流。”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这场大雪的喜爱之情,认为即使是老天爷也难以抗拒这场美丽的雪景,琼花般的雪花轻盈地飘落,如同追逐着风的舞者。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淮安大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艺术魅力。
越峤东南穷,连山赴沧海。
章安古州宅,陵谷谅迁改。
前江渺万顷,风雨鱼龙汇。
嗟哉地远绝,髣髴形势在。
忆昨南渡初,云雷震纷叆。
莎洲舣龙舰,白日照金铠。
儿童识汉官,草木被尧彩。
是时元勋谁,成公国上宰。
人心翼宗社,天命安鼎鼐。
那知中原事,惊呼五十载。丹衷自结发,弹剑气?嵬。
时清忘夙昔,悲歌起衰怠。
举头天门高,狂言小臣罪。
功名故难量,时节亦有待。
临流想前英,奕奕动风采。
渔郎定何心,波间声欸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