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赵舜臣知温州》
《送赵舜臣知温州》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闽岭淮堧忆细侯,更烦东作谢公州。

清规已出百城上,仁气便销千里愁。

好去綵衣娱寿斝,归来紫橐奉宸旒。

马前雁荡风烟里,几许新诗答素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àoshùnchénzhīwēnzhōu
sòng / sūnyìngshí

mǐnlǐnghuáiruánhóugèngfándōngzuòxiègōngzhōu

qīngguīchūbǎichéngshàngrén便biànxiāoqiānchóu

hǎocǎi寿shòujiǎguīláituófèngdàngfàngliú

qiányàndàngfēngyānxīnshīqiū

翻译
怀念福建岭南的旧友细侯,又向东部的谢公州求助。
清正的法规已经超越百座城池之上,仁爱的气息消解了千里之遥的忧愁。
穿着彩衣去庆祝长寿的酒宴,归来时满载着紫檀的礼物献给天子。
在马前的雁荡山风烟中,有多少新的诗歌回应这素淡的秋天。
注释
闽岭淮堧:福建岭南地区。
细侯:旧友的名字。
东作:向东发展或求助于东方。
谢公州:可能指谢灵运曾任官的地方,这里代指有德政的地方。
清规:清正的法规。
仁气:仁爱的气息。
千里愁:形容范围广大的忧愁。
綵衣:彩衣,用于庆祝或敬献的华丽服装。
娱寿斝:庆祝长寿的酒杯。
紫橐:紫色的袋子,用来装礼物。
宸旒:天子的皇冠,借指天子。
马前:马前的路上。
雁荡:地名,雁荡山。
素秋:秋天,因其颜色清淡而称素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之际的场景。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期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

"闽岭淮堧忆细侯" 一句,通过对古代贤君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境界的向往。"更烦东作谢公州" 表示诗人更加关心即将到来的官职生活,并以此向友人致歉。

"清规已出百城上" 暗示新任官员所执行的政策已经在许多城市中施行,展现了对未来工作成效的期待。"仁气便销千里愁" 则通过"仁气"一词,彰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关怀和对其执政理念的肯定。

"好去綵衣娱寿斝" 一句,"綵衣"指代官服,表达了友人将要享受美好的生活。"归来紫橐奉宸旒" 中"紫橐"象征着尊贵的地位,"宸旌"则是皇帝出行时所用的仪仗,这里用以比喻官员的荣耀和权力。

"马前雁荡风烟里" 描述了送别时的情景。"几许新诗答素秋" 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创作的期待,"素秋"指代清澈明净的秋天,也象征着纯洁无暇的文学创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官职生活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交流和文化修养。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又前韵·其一

得来棚下脱衣衫,筵席初收戏士闲。

君相恩深何以报,班超生入玉门关。

(0)

舟中怀夔门亲旧八绝·其四卢武子

武子才高八面宜,一身何事不兼之。

精神可惜须完养,瘦骨伶俜玉一枝。

(0)

杂咏下.流憩庵

日日来无数,周流足也疲。

安排憩策地,准拟曲肱时。

(0)

杂咏下.睡足亭

露重宿妆凝,地偏春睡足。

卜夜到横参,却须高举烛。

(0)

盘洲杂韵上.鸡冠

未观金距斗,已怪左轮殷。

一夜风霜作,垂头急挂冠。

(0)

盘洲杂韵上.彩鹢

兴来飞画舸,泛泛水中凫。

绿皱移歌扇,红鲜迓酒壶。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