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昀谷写赠西山游草赋此为报》
《昀谷写赠西山游草赋此为报》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瞿唐水落岁云秋,却为西山十日留。

月下听松滋有会,雨馀观瀑是何修?

身閒犹羡为僧乐,境胜元须得伴游。

一卷烟霞亲授与,胜从别后托书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山之行的深刻感受与感悟。首联“瞿唐水落岁云秋,却为西山十日留”,以瞿唐峡的水位下降和秋季的到来,引出诗人因西山之游而停留十日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颔联“月下听松滋有会,雨馀观瀑是何修?”通过月夜听松声和雨后观赏瀑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体会和心灵的共鸣,暗示了他在自然中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修炼或领悟。

颈联“身閒犹羡为僧乐,境胜元须得伴游”,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体验。诗人虽身闲,却羡慕僧人的生活,这既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同时,他强调了环境的美好需要有人陪伴共享,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尾联“一卷烟霞亲授与,胜从别后托书邮”,以“一卷烟霞”象征诗人的感悟和体验,直接表达了对这份独特经历的珍视,相较于通过书信传达,亲自体验更为珍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精神修养和个人情感交流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甲寅九月张南村携其所选风怀访友江上限韵索送予旅人也亦见采及

借得禅楼拟共游,廿年不见秣陵秋。

言从江渚寻高士,更挟风怀上客舟。

芦荻岸边霜月冷,鹔鹴园畔雁声流。

旅情称意怜予苦,寂寞相思韵未酬。

(0)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追惟旧境缀之以词·其三

天教斯道入蓬婆,微服何如赭服过。

航海折芦人已去,充军说法事无多。

披衣未可遮霜雪,破胆曾经混佛魔。

自许一枝横古塞,至今金策挂庭柯。

(0)

峡水与诸子饮

香冽真难得此杯,碧波如日去无回。

已矜入口轻风起,更爱同人客况开。

露暗草根寒自栗,月高篷背兴难裁。

临流不遣从何遣,也胜林逋独赏梅。

(0)

枯吟以百韵见投答此短章

跋涉春山不易行,慈严咫尺碧云声。

韵投百字天孙锦,气落千峰雁翅城。

通札未曾三易席,无禅真愧此时名。

肝肠君亦焚如火,话彻寒更见此情。

(0)

寿杨太守肃如

应身大士福人间,建隼专城布政閒。

芳誉独多蘅杜气,清操还过雪霜颜。

已看瑞色临铜柱,会见祥云捧玉班。

文藻长河吾欲赠,不胜幽思对南山。

(0)

宿厓门

又随鹢首下云端,柔橹轻风破急湍。

月色每因浮海得,松声依旧故宫寒。

五年尚忆长陵役,万里还当大宋看。

此意莫教今夜梦,慈元原不是长安。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