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装结束灿花衣,采藿兰娘釂翠卮。
三五二八月皎皎,东西南北草离离。
非君之故岂妄集,对酒不狂无乃痴。
口住山閒省前梦,而今不似洛阳时。
侨装结束灿花衣,采藿兰娘釂翠卮。
三五二八月皎皎,东西南北草离离。
非君之故岂妄集,对酒不狂无乃痴。
口住山閒省前梦,而今不似洛阳时。
此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春日里结束了侨装,换上了鲜艳的衣衫,准备采集野花。藿兰是古时美好之物的象征,娘釉翠卮则是精致工艺的表现。这两句通过对比突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三五二八月皎皎"一句,通过数字排列传达了时间的流转,这里的“皎皎”形容春夜的明亮与宁静。接着的“东西南北草离离”,则是对四处草木生长景象的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繁盛与生命力。
"非君之故岂妄集,对酒不狂无乃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或爱情的珍视,以及在没有相聚时对酒的态度。这里“非君”暗指某个特定的人,“妄集”则是说若不是因为那人的缘故,何须如此地聚集。后一句则是在强调,没有狂欢之举,只有沉醉其中的痴迷。
最后两句"口住山閒省前梦,而今不似洛阳时"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以及现实中的感受与当年不同。这里“口住”意味着沉默,“山閒”则是远离尘嚣之地,通过“省前梦”表明诗人在静谧中回望过往。而最后一句,则是在强调现在的环境已经不再像过去的洛阳那般辉煌。
花柔英气,酒祓深愁,高楼明月清宵。
燕昵莺痴,剧怜豆蔻香梢。
十年絮泥心事,又东风、催起春潮。
争忍俊,是犀心一点,凤咮双翘。
次第番风过也,怕绿阴结子,春去难招。
好托微波,殷勤为护双桡。
天涯自惊老大,且尊前、偎倚纤腰。
银烛灺,渐曲终人渺,惆怅红桥。
闻说桃源不避秦。依依南雁侣,尽愁人。
一楼高纳海天云。思先泽,薇蕨尚留春。
山旧劫灰新。蓬莱清浅水,又逡巡。
九州何日澹烟尘。金台侧,还吊望诸君。
寂寞愁红,对冷沼荒台,遮眼春光。
依云傍日,已玉楼醒梦,有金井余芳。
前夜东风悄,尚未觉、繁枝退香。
此花何似,似侣伶元,拥髻残妆。空伤。
泪滴铜仙,深严藏室,新移带草成行。
红桑换劫,便葵麦玄都,一例悲凉。
短发羞簪绿,任暗吟、江头断肠。
客怀同倦,暮雨吴歌,别自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