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桃源不避秦。依依南雁侣,尽愁人。
一楼高纳海天云。思先泽,薇蕨尚留春。
山旧劫灰新。蓬莱清浅水,又逡巡。
九州何日澹烟尘。金台侧,还吊望诸君。
闻说桃源不避秦。依依南雁侣,尽愁人。
一楼高纳海天云。思先泽,薇蕨尚留春。
山旧劫灰新。蓬莱清浅水,又逡巡。
九州何日澹烟尘。金台侧,还吊望诸君。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君坦在青岛的天风海涛楼中的生活与心境。词中“闻说桃源不避秦”一句,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家园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黄君坦在现实中的避世心态。
“依依南雁侣,尽愁人。”通过南飞的大雁,象征着黄君坦内心的忧愁与孤独,大雁南归,寓意着回归与寻找,而“愁人”则直接点出了他的情感状态。
“一楼高纳海天云。”描绘了天风海涛楼的壮丽景象,楼高耸入云,包容了海天一色的辽阔与壮美,象征着黄君坦的精神世界广阔无垠。
“思先泽,薇蕨尚留春。”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同时暗含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即使在严冬之后,薇蕨依然能带来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息。
“山旧劫灰新。”山川历经沧桑,但依旧保持着新的面貌,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不变的自然规律。
“蓬莱清浅水,又逡巡。”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岛,此处用以象征理想之地,清浅的水流代表了黄君坦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而“逡巡”则表达了他对于理想的追寻与犹豫。
“九州何日澹烟尘。”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统一的渴望,九州代表了中国大地,烟尘象征着战乱与纷争,期待着一个没有战争、安宁和谐的时代。
“金台侧,还吊望诸君。”“金台”指战国时期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用来招揽贤才,此处借以表达对历史人物的缅怀,特别是那些能够洞察时局、为国效力的贤臣。
整首词通过对黄君坦在青岛天风海涛楼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词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秋阳亢流火,时雨洗中元。
既贺苗苏槁,还欣暑涤烦。
德知天地大,功任鬼神言。
愿作老农圃,一犁耕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