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万俟持正三首·其二》
《送万俟持正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东湖春水归,湖上主人去。

红尘舞衿暗,水面空落絮。

明日怅孤风,长安在何处。

(0)
注释
东湖:指代一个湖泊。
春水:春天的湖水。
归:退去或回归。
湖上:湖边。
主人:此处可能指代湖边的主人或者诗人自己。
去:离开。
红尘:指世俗世界,繁华之地。
舞衿:舞动的衣襟,形容热闹的场景。
暗:暗淡,这里形容繁华不再。
空落絮:形容柳絮飘落,象征着落寞。
明日:第二天。
怅:惆怅,失落。
孤风:孤独的风,可能象征诗人的孤独心情。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可能代指诗人向往的地方。
何处:哪里,表示不确定和迷茫。
翻译
东湖的春水开始退去,湖边的主人已经离去。
红尘中的繁华舞动衣襟,却在水面悄然落下柳絮。
明天我将满怀惆怅,只留下孤独的风,长安又在哪里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所作,名为《送万俟持正三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

东湖春水归,湖上主人去。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的湖水回暖,生机勃勃,而湖上的主人却要离开这个地方。这里,“主人”一词既指代万俟持正,也可能隐喻诗人自己或一般意义上的人物,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红尘舞衿暗,水面空落絮。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别样的景象。红尘指的是尘世间的繁华,而“舞衿暗”则意味着这些繁华已不再明亮,变得黯淡无光;“水面空落絮”形容湖面的宁静与清澈,只有偶尔落下的纤细物品打破这份宁静。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和内心的寂寞。

明日怅孤风,长安在何处。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朋友离别后的思念与不安。在“明日”即将到来的时刻,诗人感到一种孤独的忧愁,这种情感如同萦绕不散的风。最后,“长安在何处”则是诗人心中的疑问,也是对友人行踪的寻觅。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都城,在这里象征着往昔的繁华和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和未知未来的一种迷茫与追寻。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题倭僧所画菖蒲小景四首·其四

怪石玲珑白,方盆玛瑙红。

倭僧到中国,何处挹清风。

(0)

简江西宋子与令尹杨翼之李斯立二先生

八月凉风催早寒,家山空忆路漫漫。

沧江无处问书信,白日何人生羽翰。

晓雾瘴天迷故国,夜潮流月到长干。

诸君莫责王夷甫,我辈深惭管幼安。

(0)

送黄观澜尚书吴伯尚廉使之江西征讨·其二

江西寇盗本王民,正赖诸公为解纷。

使者精忠悬白日,尚书高义抗浮云。

喜传天上旌旗出,肯使山中玉石焚。

千古鲁连高世士,尚将谈笑却秦军。

(0)

寄题海上积善庵水竹轩

水阁云廊深复深,开轩绿雾常阴阴。

凉宵濯足月在港,清昼读书风满林。

食笋也胜鱼肉味,截筒谁作凤凰吟。

清凉更在声尘外,夜夜海潮生妙音。

(0)

寄吴江塔院断云讲主

华严杖室老维摩,愿力新来示疾多。

不假医王加守护,毋烦天女问云何。

空花境界离诸妄,宝梵音声散百魔。

海印堂中狮子座,尚容参请重相过。

(0)

题上海天妃宫因见王元吉壁间所题诗次韵二首伤今感昔情见于辞·其二

何年立庙对沧溟,合殿濛濛紫雾冥。

香暗水仙毛发古,剑留山鬼髑髅腥。

寝楼下瞰扶桑日,饷道遥连析木星。

圣代祝釐频遣使,徽音不日下宫庭。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