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胥门晚春闲眺》
《胥门晚春闲眺》全文
明 / 邓云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胥江春浪迭平沙,野水浮来尽落花。

遥望片帆归别浦,不知双燕入谁家。

孤村斜日收渔网,远寺残钟起暮鸦。

试问城中歌舞地,何如此处最清嘉。

(0)
鉴赏

这首《胥门晚春闲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晚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自然之美与乡村生活的和谐宁静。

首联“胥江春浪迭平沙,野水浮来尽落花”,开篇即以胥江的春水和漂浮其上的落花为背景,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春水在平沙上流淌,野水携带着落花缓缓而来,既表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颔联“遥望片帆归别浦,不知双燕入谁家”,通过远处的一片帆影和归巢的双燕,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片帆归舟象征着归家的温馨,双燕入巢则寓意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场景。

颈联“孤村斜日收渔网,远寺残钟起暮鸦”,描绘了夕阳下的乡村生活景象。孤村在斜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渔民收网的动作与远处寺庙响起的残钟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暮鸦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苍凉与深沉。

尾联“试问城中歌舞地,何如此处最清嘉”,诗人将眼前的乡村景色与繁华喧嚣的城市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相较于城市中的歌舞升平,诗人认为乡村的清幽与宁静更加可贵,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胥门晚春闲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晚春时节乡村的美丽风光和宁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邓云霄

邓云霄
朝代:明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猜你喜欢

题北村六首·其六

渭南泾北已三迁,水旱纵横数顷田。

四十二年居陕右,老年生计似初年。

(0)

和元规拜违

才到巍峨畔,还登翠碧重。

调青赓白雪,琴静抚黄钟。

履践古人道,追游仙者踪。

自来多福力,相信各疏慵。

何处不为乐,此心知所从。

还如一片月,挂在万年松。

(0)

咏未开牡丹赠李氏·其二

碧玉蔀中藏蜀锦,东吴宫里锁西施。

神功造化有先后,倚槛王孙休怨迟。

(0)

题榕溪阁

寒溪澹容与,老木枝相樛。

其谁合二美,名此景物幽。

太史昔南骛,于焉曾少休。

想当下榻初,清与耳目谋。

品题得要领,亦有翰墨留。

我来访遗址,密竹鸣钩辀。

稍令旧观复,还与佳客游。

树影散香篆,水光泛茶瓯。

市声不到耳,永日风飕飕。

所忻簿书隙,有此足夷犹。

平生丘壑愿,如痼不可瘳。

虽知等喧寂,终觉静理优。

更思濯沧浪,榕根浮小舟。

(0)

送然侄西归二首·其二

自子来见我,倏焉十六秋。

一闻沂上音,此意便绸缪。

中间岂不别,会合同转头。

今兹舍我去,万里不复留。

岂不能挽子,惧子为亲忧。

六月送归船,我思与悠悠。

爱子刚毅资,不作绕指柔。

愿子进问学,琢磨须自修。

居然知见广,百病会有瘳。

谁谓道云远,行矣当深求。

(0)

荆湖望月

浩浩湖之源,迤逦衡山下。

有月来中天,明珠千斛泻。

澄澈一尘无,交辉清不夜。

嗟彼泉下人,逝莫挽逸驾。

惟有不死心,清光遍华夏。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