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乐耕楼记事》
《乐耕楼记事》全文
清 / 杨桂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簪笔今惭事舌耕,民怀犹记夜郎城。

敢矜求治心无已,且喜陈经日在庚。

作赋昔年共仙侣,登楼此日伴诸生。

立身应在最高处,愿与人同求大成。

(0)
鉴赏

这首诗《乐耕楼记事》由清代诗人杨桂森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追求。

首联“簪笔今惭事舌耕,民怀犹记夜郎城”,诗人以“簪笔”自谦,表示自己虽有文采却惭愧于未能在教育领域贡献更多。同时,借“民怀犹记夜郎城”这一典故,表达了民众对过去教育者的怀念,暗含了诗人对于教育传承的重视。

颔联“敢矜求治心无已,且喜陈经日在庚”,诗人直言自己不敢自夸追求治理国家的心志已经停止,而是感到欣慰于能够每天学习并传播经典知识。这体现了诗人对教育和治国理念的不懈追求,以及对每日进步的喜悦之情。

颈联“作赋昔年共仙侣,登楼此日伴诸生”,诗人回忆起过去与仙侣共作赋的情景,如今则在楼中陪伴学生,将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责任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从个人创作到教育传承的角色转变。

尾联“立身应在最高处,愿与人同求大成”,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在道德修养上达到最高境界,并愿意与他人共同追求卓越成就的愿望。这不仅是对自己教育理念的总结,也是对社会和个人成长的美好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教育事业的深情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传播的热忱、对个人成长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进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教育情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杨桂森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韩美成都大赴夔帅

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少陵有是语,申言饯公行。

公初来蜀时,豺狼浩纵横。

剪除二三辈,百兽弭耳惊。

坐令坤维地,众醉稍稍醒。

仁风被动植,德泽覃幽明。

咸云真使者,有眼未曾经。

今将夔子去,方面倚长城。

虽分阃外忧,三川难为情。

岷山黯无色,锦水咽无声。

政恐狐狸出,依然扰吾民。

鄙夫为之言,汝曹且静听。

我公非常人,夷夏知威名。

平生活国心,须臾不少宁。

天欲靖乾坤,平步公与卿。

大摅康济学,引手援生灵。

(0)

和杨齐伯韵

邪师挟幻术,念念皆狂图。

化出一切象,形容乃甚都。

佛光亦幻成,非有与非无。

烟霞异明晦,寥廓元太虚。

离娄塞其目,象罔得玄珠。

脱能如是解,安用空睢旴。

宇定天光发,岂关七尺躯。

痴儿生谤语,往往堕眉须。

乃知西方圣,勇猛真丈夫。

圣人与人同,此道谁不如。

归来但宴坐,反照自有馀。

(0)

水仙花二首·其二

隆冬百卉若为留,独对冰姿不解愁。

谁插一枝云鬓里,清香浑胜玉搔头。

(0)

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郎·其三

穷年枯坐似禅林,为喜祥霙写我心。

归去来兮怀靖节,不能者止愧周任。

西园佳话从知旧,东国诸贤复见今。

满斛明珠逾美瑞,定应摹刻遍碑荫。

(0)

真黄

天生金色遍身黄,肉腿如同金箔装。

更生一付乌牙齿,敌尽诸虫不可当。

(0)

红铃·其二

红肩红肋及红铃,止有三场两次赢。

脱下红铃休要斗,总然赢得也无名。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