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东阁籍才贤,廿载丹霄雨露偏。
倏尔蓬瀛生羽翼,翛然勾漏觅神仙。
山中暇日输浮白,花下清斋闭草玄。
知尔著书成世业,出关仍否向人传。
汉家东阁籍才贤,廿载丹霄雨露偏。
倏尔蓬瀛生羽翼,翛然勾漏觅神仙。
山中暇日输浮白,花下清斋闭草玄。
知尔著书成世业,出关仍否向人传。
此诗描绘了对友人黎瑶石辞官归隐的深情送别与赞美。首联“汉家东阁籍才贤,廿载丹霄雨露偏”,以“汉家东阁”象征朝廷对人才的重视与栽培,黎瑶石在官场度过了二十年,如同在丹霄之上的雨露滋润,喻指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成长。
颔联“倏尔蓬瀛生羽翼,翛然勾漏觅神仙”,运用了蓬瀛和勾漏两个道教圣地的典故,形容黎瑶石如同羽翼丰满的仙鹤,自由自在地追寻着心中的理想与仙境。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黎瑶石才华横溢的赞誉,也寄托了对其归隐后能得道成仙的美好祝愿。
颈联“山中暇日输浮白,花下清斋闭草玄”,描绘了黎瑶石归隐后的闲适生活。在山中度过悠闲的时光,与酒为伴,清静的斋居中研读经典,追求精神的升华。这既是对黎瑶石生活状态的写照,也是对其内心追求的肯定。
尾联“知尔著书成世业,出关仍否向人传”,表达了对黎瑶石著作流传千古的期许。即使归隐,也希望他的智慧与思想能够继续影响世人,成为不朽的文化遗产。这一句既是对黎瑶石个人成就的认可,也是对他未来影响力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同时也蕴含了对知识传承与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
吾闻须弥之西兴林国,中有仙山人未识。
频伽献果龙象参,有女跏趺常面壁。
终年面壁何所玩,山月松风为我伴。
湛然大定本来空,要證菩提登彼岸。
当年生长本王宫,锦袍错落真珠红。
生身在欲不染欲,浊水秀出青芙蓉。
姻亲眷属弃如土,璚楼玉宇皆苓通。
一朝弃喧思习静,白雀丛林去修性。
至人有念天不违,孽火虽狂中自定。
镆邪干将段段坏,身纵沦亡性常在。
岂知千古尸多林,天遣重生在人界。
从今不涉生死关,六通四智正觉还。
摩尼珠露灵光发,优钵花开本性圆。
九重药王须眼手,眼手于吾复何有。
乃知忍辱有仙人,手眼不嗔随所取。
两手去,千手生,两眼亡,千眼现。世人不识惊皆眩。
千叶金莲绕坐生,亿丈豪光放皆遍。
吁嗟流浪阎浮人,欲海曾无解脱因。
李嵩妙迹传千古,稽首空悲虮虱臣。
《延素藏李嵩画因题其上》【明·王鏊】吾闻须弥之西兴林国,中有仙山人未识。频伽献果龙象参,有女跏趺常面壁。终年面壁何所玩,山月松风为我伴。湛然大定本来空,要證菩提登彼岸。当年生长本王宫,锦袍错落真珠红。生身在欲不染欲,浊水秀出青芙蓉。姻亲眷属弃如土,璚楼玉宇皆苓通。一朝弃喧思习静,白雀丛林去修性。至人有念天不违,孽火虽狂中自定。镆邪干将段段坏,身纵沦亡性常在。岂知千古尸多林,天遣重生在人界。从今不涉生死关,六通四智正觉还。摩尼珠露灵光发,优钵花开本性圆。九重药王须眼手,眼手于吾复何有。乃知忍辱有仙人,手眼不嗔随所取。两手去,千手生,两眼亡,千眼现。世人不识惊皆眩。千叶金莲绕坐生,亿丈豪光放皆遍。吁嗟流浪阎浮人,欲海曾无解脱因。李嵩妙迹传千古,稽首空悲虮虱臣。
https://shici.929r.com/shici/wJdq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