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英台近.送陆云士之任郏县》
《祝英台近.送陆云士之任郏县》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祝英台近

雁头筝,龙尾拨,曾记殢侬处。

转眼画旗,袅袅引君去。

遥知小陆风流,来春县里,种紫艳、红香无数。

郏县路。淼淼晚渡秋山,我昔作行旅。

一发中原,风起浊河怒。

君经洛水平桥,陆浑小店,定和我、藓墙题句。

(0)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是清代词人陈维崧为友人陆云士赴郏县任职所作的送别词。词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即将离别的不舍。

开篇“雁头筝,龙尾拨”,以乐器起兴,暗示了友人间的亲密交流与情感的深厚。接着“曾记殢侬处”一句,表达了对往日相聚时光的怀念。“转眼画旗,袅袅引君去”,描绘了友人即将启程的场景,画旗轻扬,象征着友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

“遥知小陆风流,来春县里,种紫艳、红香无数”几句,预想友人在郏县的未来生活,想象友人会在那里留下美好的足迹,种植出繁花似锦的景象,寄托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郏县路。淼淼晚渡秋山,我昔作行旅。”回忆起与友人共同经历的旅途,晚渡秋山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充满了回忆的温馨与淡淡的忧伤。

“一发中原,风起浊河怒。”这一句则以中原大地的壮丽景色和浊河的波涛汹涌,象征了友人即将面对的广阔天地与挑战。

最后,“君经洛水平桥,陆浑小店,定和我、藓墙题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希望友人在新环境中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栖居地,与过往的朋友留下美好的回忆。

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远方的憧憬。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山居二首·其一

点检行年书阀阅,山中共赋几篇诗。

如今未有惊人句,更待秋风生桂枝。

(0)

梦玉人引·其二

倚阑干久,人不见,暮云碧。

芳草池塘,春梦暗惊诗客。

昨夜溪梅,向空山、雪里轻匀颜色。

好赠行人,折枝南枝北。

雨巾风帽,昔追游、谁念旧踪迹。

料得疏篱,暗香时度风息。淡月微云,有何人消得。

便归去、踏溪桥,慰我经年思忆。

(0)

暮秋六首·其四

舍前舍后养鱼塘,溪北溪南打稻场。

喜事一双黄蛱蝶,随人来往弄秋光。

(0)

鸱鸦

翩然一鸦升,倏尔一鸱下。

非惟饱残馀,亦可免弹射。

巡檐攫脯脩,入舍掠脍炙。

嗟汝无盈厌,坐是取驱嚇。

物情贵能改,一眚亦可贳。

并语黄雀群,勿轻败吾稼。

(0)

郭氏山林十六咏·其二桂壑

小山有桂枝,名自骚人传。

我欲辨其族,衰病空慨然。

(0)

送严居厚弃官归建阳溪庄

曼容不过六百石,渊明仅留八十日。

寥寥千载有两公,海内至今推绝识。

放翁贪禄老始归,自今不作一钱直。

见人勇退辄欣慕,亟欲起拜忘衰疾。

吾庐近在官道傍,门外未扫车马迹。

溪庄有地肯见分,会结茅斋傍青壁。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