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然侄西归二首·其二》
《送然侄西归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自子来见我,倏焉十六秋。

一闻沂上音,此意便绸缪。

中间岂不别,会合同转头。

今兹舍我去,万里不复留。

岂不能挽子,惧子为亲忧。

六月送归船,我思与悠悠。

爱子刚毅资,不作绕指柔。

愿子进问学,琢磨须自修。

居然知见广,百病会有瘳。

谁谓道云远,行矣当深求。

(0)
翻译
自从你来看我,时光匆匆已十六年。
一听见沂水边的声音,这份情意就缠绵不断。
中间难道没有分别,但最终总会重逢相守。
如今你要离开我去远方,再也不会回头逗留。
我并非不能挽留你,只是怕你为亲人担忧。
六月为你送行,我的思念将随你远航。
爱你的刚毅品质,不会让你变得软弱如丝。
希望你能深入学习,磨砺自己必须自我修炼。
渐渐地你会见识广博,所有疾病都会痊愈。
谁说道路遥远,前行时应深入探索追求。
注释
子:你。
来:到来。
见:看望。
倏:忽然。
焉:时间。
十六秋:十六年。
沂上:沂水边。
绸缪:缠绵。
别:分别。
会合:重逢。
转头:回头。
万里:远方。
挽:挽留。
亲忧:亲人担忧。
归船:归程的船。
悠悠:长远。
刚毅资:刚毅的品质。
绕指柔:软弱。
进问学:深入学习。
琢磨:磨炼。
知见:见识。
瘳:痊愈。
道云远:道路遥远。
行矣:出发吧。
深求:深入探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送冉侄西归二首(其二)》。通过这短暂的十六个年头,作者深刻表达了对亲人离别的无奈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诗中的“自子来见我,倏焉十六秋”直接描绘出时间流逝的快捷和亲情聚散的感慨。紧接着,“一闻沂上音,此意便绸缪”则表明了即使听到远方的消息,也能引起深深的情感共鸣。

中间几句“中间岂不别,会合同转头。今兹舍我去,万里不复留。”透露出离别时刻的无常与痛苦,以及对未来漫长旅途中的不舍之情。

紧接着,“岂不能挽子,惧子为亲忧”则流露了作者内心对于亲人未来的担忧和无法挽留的心情。六月送归船,是一个时间点,更强调了离别的即将到来。

“爱子刚毅资,不作绕指柔”这几句诗不仅展示了对孩子品质的赞赏,也反映出作者希望孩子能够坚韧不拔,面对未来生活中的挑战。接着,“愿子进问学,琢磨须自修。”则是对孩子深造学问、不断自我完善的期望。

最后两句“居然知见广,百病会有瘳。谁谓道云远,行矣当深求”表达了作者希望孩子拥有广博的知识和洞察力,以应对未来的种种困难,同时强调了追求真理和知识的道路虽然遥远,但却值得不懈追求。

整首诗通过深情的语言,表现了对亲人离别的哀愁以及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智慧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花降图

江南春色莺花老,又汲新泉浸芰荷。

春色后先君莫讶,后头花更得春多。

(0)

八声甘州.和邵复孺

折兰难寄远,渺汀蒲,烟思共依依。

甚檐花听断,骚章歌罢,此意谁知。

满眼孤村流水,肠断去年时。

过了端阳日,重问归期。

同是天涯羁旅,叹湘灵鼓瑟,笑我全非。

九江风雨外,有客淡忘归。

正目渺、骞情愁予,又吴潮、吹上竹枝词。

西窗夜,待剪灯深坐,却话相思。

(0)

鹧鸪天·其三上巳日陪遁庵先生游青阳峡

冷卧空斋鼻吼雷。野禽呼我上崔嵬。

幽怀毕竟凭谁写,笑口何妨对酒开。

岩锁茑,径封苔。爱閒能有几人来。

虚名盖世将何用,引断长绳唤不回。

(0)

浪淘沙令

春燕玉钗腾。又试初灯。天公节序巧相仍。

纤手青丝盘出看,宝焰层层。鞭绝土牛绳。

已送严凝。牙旗铁马乡春冰。

六十九年余治学,老病宵兴。

(0)

益寿美金花

灵源虚静。物换流阳如宝镜。满目清光。

寂寞无为用在常。本乎一性。返照真空终复始。

性命俱全。炼就阳神得自然。

(0)

夜行船

可惜芳年穷妙理。中途滞、教门无主。

道院凄凉,故人疏淡,那更暮天愁雨。

块坐宾横空无语。赤心诉、有谁知委。

拂袖归山,碧溪深处,说与落花流水。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