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季文章堕劫灰,升平格力未全回。
故知前辈宗徐、庾,数首风流似玉台。
五季文章堕劫灰,升平格力未全回。
故知前辈宗徐、庾,数首风流似玉台。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在这短小的四句中,诗人巧妙地借用了两位唐代诗人的名字来表达自己的文学理念和对前辈崇拜之情。
"五季文章堕劫灰,升平格力未全回。"
这里的“五季”指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名句“五季行乐事”,而“堕劫灰”则是形容文章或文学作品遭受毁灭,失去光彩。"升平格力未全回"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风的追求与崇尚之情,也反映出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努力和不足。
"故知前辈宗徐、庾,数首风流似玉台。"
这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文学理想,那就是像唐代的徐悦(徐陵)和庾信那样,能写出风格优美如同精美玉器的作品。“故知”表明了苏轼对前辈文人风采的认可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前辈文学家的赞誉,传达了作者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高标准和不懈追求。在这里,苏轼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鉴赏力。
参差万有,尽鸿蒙、一气生成无极。
扰扰群情皆有我,寂寂真空非得。
有内寻无,无中觅有,谁是知消息。
高真方便,唱出玄妙端的。
此个隐奥门风,须凭智慧,清静开胸臆。
了见元初真面目,岂羡浮华颜色。
身寄人间,名收仙籍,不许纤尘惑。
神思不动,自来天地难测。
宝靥留香,锦书封泪,要教恼乱愁肠。
恨镜鸾双舞,辜负欢狂。
日日东城望眼,但暮云、烟树微茫。
人何处,浓阴静院,明月幽窗。
东风万红千紫,算只有寒梅,瘦得何郎。
想淡妆无语,孤影昏黄。好在蓝桥旧路,也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