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到巍峨畔,还登翠碧重。
调青赓白雪,琴静抚黄钟。
履践古人道,追游仙者踪。
自来多福力,相信各疏慵。
何处不为乐,此心知所从。
还如一片月,挂在万年松。
才到巍峨畔,还登翠碧重。
调青赓白雪,琴静抚黄钟。
履践古人道,追游仙者踪。
自来多福力,相信各疏慵。
何处不为乐,此心知所从。
还如一片月,挂在万年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之旅的景象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中的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的情感变化和深邃思想。
"才到巍峨畔,还登翠碧重。调青赓白雪,琴静抚黄钟。"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攀岩而上的场景,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沉醉和享受。"调青"一词显示了诗人对色彩变化的细腻感受,而"琴静抚黄钟"则表明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平和。
"履践古人道,追游仙者踪。自来多福力,相信各疏慵。"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他不仅仅是在自然之中漫步,更在追寻古人留下的足迹和仙者的遗踪,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命运、力量与信念的坚定态度。
"何处不为乐, 此心知所从。还如一片月,挂在万年松。"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这份清净和宁静的心,就能感到满足和快乐。而最后的比喻,将自己的精神状态比作那悬挂于古老松树间的一轮明月,既表达了超脱尘世的境界,也表现了诗人对永恒之美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山水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高远志趣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坚定,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审美情怀的佳作。
四月五月风怒号,骄阳肆虐田园焦。
放牛悬耒不得种,农家奔诉声呶呶。
群龙忽驾沧海起,昼夜掀翻坤轴洗。
眼前大路成江湖,河决堤崩村落徙。
兆姓披发随洪涛,皇天疾威势方始。
我幸城居免此厄,昏垫途穷阻行趾。
惊闻邻屋时崩摧,中夜哀呼声震耳。
披衣走立不能眠,屋漏淋漓遍床几。
妇孺饥馁难出谋,沾湿欲炙无乾机。
昏昏兀坐仰天愁,掣电惊雷殊未已。
我欲骖神虬乘飞,飂排阊阖陈闵忧。
天高路远无羽翰,耸身奋步行复休,于戏耸身奋步行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