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七十三》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七十三》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五更开户望,孤月照禅真。

脚踏生台影,灯摇绕佛身。

风停花入定,雁过水无尘。

不到空潭曲,难论旷世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禅宗修行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禅修的氛围与心境。

首句“五更开户望,孤月照禅真”,开篇即点出时间——五更时分,禅者打开窗户,仰望天空中孤独的明月,月光洒在禅者身上,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纯净的氛围。这里的“禅真”不仅指禅者的本性,也暗含了宇宙真理的象征。

接着,“脚踏生台影,灯摇绕佛身”,描述了禅者在月光下修行的情景。他脚下的影子随着月光的移动而变化,周围的灯光在佛像周围摇曳,形成一种神秘而又和谐的画面。这既是对禅者内心世界的投射,也是对修行过程中的光影变幻的生动描绘。

“风停花入定,雁过水无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祥和的意境。微风吹过,花朵仿佛进入了冥想的状态,不再随风摇摆;大雁飞过水面,却未留下任何痕迹,水面上依旧清澈如镜。这两句以自然界的平静来比喻禅者内心的宁静,以及修行过程中对外界干扰的超然态度。

最后,“不到空潭曲,难论旷世因”,表达了只有深入修行,才能领悟到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真谛。这里的“空潭曲”比喻深邃的禅境,只有真正进入其中,才能理解那些超越时空的因果关系。这句话强调了修行的必要性和深刻性,以及它对于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禅修的场景,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境界,以及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领悟。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福州

七闽天东南,群山号未绝。

其中长乐郡,佳丽比吴越。

日出朝可攀,地温冬不雪。

(0)

醉落魄.丙寅中秋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0)

虞美人.三首·其三

行行信马横塘畔。烟水秋平岸。绿荷多少夕阳中。

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红妆艇子来何处。

荡桨偷相顾。鸳鸯惊起不无愁。

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

(0)

长沙新第呈诸学士

莫清彼潇江,莫峻彼衡岳。

澄光挟秀气,日夜相回薄。

月吸珠含胎,虹贯玉生璞。

子方有苗裔,温然粹而悫。

一童与三何,双凤两鸑鷟。

奋身辞草莱,正论吐谔谔。

彤庭拜恩归,天香尚盈握。

良才国之宝,一见我心乐。

平生功名会,万里初著脚。

永肩致主念,更勉经世学。

锱铢分义利,毫缕辨纯驳。

相期激清风,与俗洗氛浊。

谁欤指其南,是邦有先觉。

(0)

连城春夜留别张建溪

飞絮游丝客子心,连城那忍遽分襟。

青灯应见诗情苦,浊酒不如交味深。

一榻暖风栖竹屋,半阑淡月立花阴。

离怀今夜先收拾,尽付明朝马上吟。

(0)

端午词·其一东宫阁

扬子江心铸鉴成,俗传兹日最标灵。

宣猷视学通文史,问膳多欢奉帝廷。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