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不可见,云乡空旧居。
烟岚飞瀑外,露石礼星馀。
松老未归鹤,沼深清见鱼。
何人得丹诀,应有枕中书。
高士不可见,云乡空旧居。
烟岚飞瀑外,露石礼星馀。
松老未归鹤,沼深清见鱼。
何人得丹诀,应有枕中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与道家哲学的深刻感悟。首句“高士不可见,云乡空旧居”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对已逝高人的怀念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接下来,“烟岚飞瀑外,露石礼星馀”两句,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瀑布飞溅、露珠映照星辰的景象,展现了简寂观周围环境的幽静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松老未归鹤,沼深清见鱼”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松树苍老,鹤未归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而沼泽深处,鱼儿清晰可见,则寓意着内心的清澈与纯净。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永恒的追求。
最后,“何人得丹诀,应有枕中书”以问句收尾,引人深思。丹诀,即长生不老之术,这里暗指道家修炼的秘籍。诗人似乎在询问,谁能获得这样的秘诀?这背后或许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简寂观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
回观自古来,黄金世所急。
郿坞几万斤,梁苑亿千镒。
贪求刻人骨,堆积盈家室。
宁知造化权,随时有消息。
人无长盛年,物无不散日。
金穴竟荒虚,金谷亦空寂。
发冢尚有儒,胠箧岂无力。
长见聚金人,终为大盗积。
往者既悠悠,来者方役役。
旨哉庄生言,独无郢中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