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亦不在天,鱼亦不在渊。
飞跃察春草,窗下呈机筌。
大哉造化心,万类无私偏。
天怀畅无碍,适意尽目前。
荆棘起方寸,兰蕙色不妍。
此中识真趣,悠然悟前贤。
鸢亦不在天,鱼亦不在渊。
飞跃察春草,窗下呈机筌。
大哉造化心,万类无私偏。
天怀畅无碍,适意尽目前。
荆棘起方寸,兰蕙色不妍。
此中识真趣,悠然悟前贤。
这首诗以鸢与鱼的比喻开篇,引出对万物生长状态的思考。诗人通过鸢在天空自由飞翔与鱼在深渊自在游弋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接着,诗人提到春草的生机勃勃,以及在窗下展示的机巧与筌(捕鱼的工具),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和谐。
“大哉造化心,万类无私偏”,诗人感叹大自然的创造力无比伟大,对待万物皆公平无私,没有偏爱。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崇敬之情。接下来,“天怀畅无碍,适意尽目前”则表达了诗人认为人应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自由与满足,不必为外物所束缚。
“荆棘起方寸,兰蕙色不妍”,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心中的杂念如同荆棘丛生,而真正的美好与智慧却如同兰花般珍贵。诗人借此提醒人们要警惕内心的小我与杂念,保持心灵的纯净与高雅。
最后,“此中识真趣,悠然悟前贤”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在自然与内心的探索中,人们可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前人的智慧。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反思自我,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离别念同嬉,芬荣欲共持。
独攀南国树,遥寄北风时。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迟。
还闻折梅处,更有棣华诗。
胡寇尚未尽,大军镇关门。
旌旗遍草木,兵马如云屯。
圣朝正用武,诸将皆承恩。
不见征战功,但闻歌吹喧。
儒生有长策,闭口不敢言。
昨从关东来,思与故人论。
何为廊庙器,至今居外藩。
黄霸宁淹留,苍生望腾鶱。
卷帘见西岳,仙掌明朝暾。
昨夜闻春风,戴胜过后园。
各自限官守,何由叙凉温。
离忧不可忘,襟背思树萱。
将门子弟君独贤,一从受命常在边。
未至三十已高位,腰间金印色赭然。
前日承恩白虎殿,归来见者谁不羡。
箧中赐衣十重馀,案上军书十二卷。
看君谋智若有神,爱君词句皆清新。
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
云中昨夜使星动,西门驿楼出相送。
玉瓶素蚁腊酒香,金鞭白马紫游缰。
花门南,燕支北,张掖城头云正黑,送君一去天外忆。
诏出未央宫,登坛近总戎。
上公周太保,副相汉司空。
弓抱关西月,旗翻渭北风。
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