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念同嬉,芬荣欲共持。
独攀南国树,遥寄北风时。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迟。
还闻折梅处,更有棣华诗。
离别念同嬉,芬荣欲共持。
独攀南国树,遥寄北风时。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迟。
还闻折梅处,更有棣华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名为《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亲友分离的情感,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深情留恋。
"离别念同嬉,芬荣欲共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与亲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离别"指的是分别,"念同嬉"是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回忆,而"芬荣欲共持"则表明诗人希望能够与亲友一起珍惜这些美好的记忆。
"独攀南国树,遥寄北风时。"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感受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独攀南国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南方这个陌生之地,孤单一人依附着大自然的情景;"遥寄北风时"则是通过北风这一媒介,将自己的情感和思念传达给远在北方的亲人。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迟。" 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于春天来临以及花朵凋零的复杂情感。"林惜迎春早"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珍惜,因为它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而"花愁去日迟"则是对花朵容易凋落的担忧,表现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还闻折梅处,更有棣华诗。" 这两句通过折梅和棣华(一种植物的花)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和艺术创作的灵感。"还闻折梅处"是说在听到有人折取梅花的声音时,"更有棣华诗"则表明这种自然景物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写出了更多关于大自然的诗篇。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亲情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
鸿雁不老越,蛟龙不潜冈。
平生志嘉遁,佐储抑何狂。
因叹务光辈,恻恻令心伤。
传记尚溢美,其言或荒唐。
嗟彼高帝业,赫赫继三王。
孺子安所见,胡为遽辞商。
契会视豪杰,出处圣所详。
感叹掷其策,愿为史臣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