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记忆即书·其七》
《记忆即书·其七》全文
清 / 孙原湘   形式: 七言绝句

盈盈绿水出芙蕖,娇韵才如二十馀。

昨日女儿相并立,风情翻较阿娘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画面,"盈盈绿水出芙蕖",清澈的水面荷花盛开,形象地展现了水边荷花的娇艳和生机。"娇韵才如二十馀",诗人以二十多岁的青春女子为喻,赞美荷花的青春活力和动人风姿。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昨日女儿相并立",将荷花与女儿相比,暗示了荷花的娇美与少女的青春气息相似。最后一句"风情翻较阿娘输",则是说荷花的风情甚至超过了阿娘(可能指年长的女性),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独特韵味的赞赏,认为它在风姿上更胜一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通过对荷花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荷花的喜爱和对青春美好的赞美。孙原湘的这首《记忆即书》(其七)体现了他作为清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欣赏。

作者介绍
孙原湘

孙原湘
朝代:清   字:子潇   籍贯:昭文(今江苏常熟)   生辰:1760 ~1829

孙原湘(1760~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猜你喜欢

十二声诗·其十舂声

饥来心计诎,静极耳尘空。

何处频相杵,邻家事宿舂。

腰间留片石,庑下寄高踪。

寂寂千秋后,闻声怀此公。

(0)

山居杂咏·其十负薪

清晨随众出,薄暮负薪归。

渐觉钟磬近,远看云树稀。

长林连野烧,落木带霜威。

忆昔樵苏地,不知今是非。

(0)

借园杂咏·其二十七顾影

频频相管带,处处惜光阴。

此意无人会,唯君知我深。

孤明虚一盼,静夜息三心。

少小为形役,劳劳直至今。

(0)

借园杂咏·其十二移橙

每怜橙荫好,端坐挹清芬。

近树安茶灶,移根傍水云。

八风深浩荡,一气自氤氲。

莫漫伤憔悴,繁华不似君。

(0)

过蓝关谒韩文公庙

我昔读书至原道,眼中有儒无佛老。

孔门儿孙争吐气,烈日当空长杲杲。

后来更读潮州韩庙碑,始知眉山老子不吾欺。

道济溺,文起衰,古人可作非公谁。

当年天子崇佛氏,骑马鸡栖上封事。

批龙鳞,履虎尾,等荣辱,齐生死。

自断投荒不复还,一路行吟八千里。

至人履险如履夷,眼前直道平如砥。

何有于,秦岭云,蓝关云,凄凉独洒穷途泪。

呜呼噫唏,我知之矣。

孤臣去国兮誓忘家,天路险难兮不可至。

望帝乡兮云中,范驰驱兮荒裔。

灵均九辨有同情,平子四愁应不二。

今来古庙枕寒崖,松树森阴不知岁。

秋风入松作山雨,前路行人去如水。

我问行路人,谁是公知己。

当年祇有鳄潭鱼,不畏天王畏刺史。

路人问我谁,旧是尼山门弟子。

方袍高笠胡来哉,稽颡再拜汗先泚。

我公聪明见肝胆,天人默默应相契。

过门正好留衣别,登堂不用作胡礼。

(0)

秋蝉·其一

为爱清秋白露时,满腔积绪向谁披。

乍依红叶任舒卷,长噪碧云远险夷。

残月晓风偏入梦,登山临水倍堪思。

不须切切频相告,自有知音过子期。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