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西京二绝·其二》
《东西京二绝·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犀箸金槃不暇尝,更须石上捣黄粱。

数钱未免河东旧,不识前朝大练光。

(0)
翻译
连犀筷子和金盘都来不及享用,还要在石头上捣碎糙米做饭。
数着铜钱难免想起过去的贫困生活,已经忘记了前朝时的丰盛景象。
注释
犀箸:犀牛角制成的筷子。
金槃:金制的盘子。
黄粱:糙米,这里指粗食。
河东旧:比喻过去的贫困生活。
大练光:形容前朝的繁荣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奢华而忙碌的生活场景。诗人以犀牛角筷子和金盘子盛食物,暗示了主人公的富贵,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没有时间停下来细细品尝,而是急于将粮食捣碎,可能是为了制作某种食物或药物。"石上捣黄粱"可能象征着生活的艰辛或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通过"数钱未免河东旧"表达了对财富的看法,认为即使拥有大量钱财,也难以改变过去的贫穷出身,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金钱并不能带来永恒的满足。"河东旧"可能指的是诗人自身的贫寒出身,或者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不识前朝大练光"暗含对历史的反思,"大练光"可能是指前朝的辉煌,诗人借此表达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同时也揭示出一种历史沧桑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沉溺于眼前的荣华,而忽视了历史的沉淀和教训。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日常生活细节为切入点,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雨三首·其二

始讶三冬旱,俄连二月阴。

安知翻覆手,不是鬼神心。

(0)

园亭杂咏七首和樗亭弟·其三桥

飞梁渡平塘,映花复映竹。

试语济险功,长虹跨乔木。

(0)

秋夜应城馆听雨三首·其二

我家扶胥古渡边,惯听鸣雨散空川。

枕屏淅沥虚相聒,不似西林翠筱前。

(0)

卧病荆州行台检曲江公龙山诸篇二首·其一

讵识神龙性,空窥海鹤姿。

秋毫捐相印,老兴逐江麾。

未惜孤标远,终嗟八柱危。

匣中三尺水,恨不斩胡儿。

(0)

诸葛亭和西桥方伯

祠亭背郭饶松桂,野蔌居人荐豆登。

西蜀关河依虎据,南阳风雨快龙升。

梁间月色灵光动,蛮徼天威沴气澄。

十倍霸才谁赋得,泚毫先愧杜陵曾。

(0)

清洛营次韵四首·其四

谩多赢日月,长负小乾坤。

蒸雨纤蕉润,挑灯细字昏。

租荒南涧芷,兴老北山猿。

敢辱高庸疏,凭谁咏薄言。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