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朝章重,持衡国相尊。
笔端通造化,掌内运乾坤。
青史遗芳满,黄枢故事存。
空悲渭桥路,谁对汉皇言。
摄政朝章重,持衡国相尊。
笔端通造化,掌内运乾坤。
青史遗芳满,黄枢故事存。
空悲渭桥路,谁对汉皇言。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权臣形象的诗句,表达了权臣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影响深远的现实。"摄政朝章重,持衡国相尊"两句直接点出了其地位之重要,其手中的权力如同天枢,能够决定国事的轻重。
接下来的"笔端通造化,掌内运乾坤"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权力的无所不能,如同神话中创世者和宇宙主宰。这里的“笔端”指的是政策法令的制定和发布,而“掌内”则是对天地运行规律的掌控,强调其权力之大。
"青史遗芳满,黄枢故事存"透露出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美好记忆和传说,这个权臣不仅在当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形象也将被后世铭记。而“黄枢”一词,更强化了这种历史印记的深刻。
最后两句"空悲渭桥路,谁对汉皇言"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古往今来权臣与君主之间微妙关系的感慨和无奈。渭桥是历史上著名的遗址,常被用作凄凉、落寞之情的象征,而“空悲”则表现了面对历史无常时的哀伤与无力回天之感。
这首诗通过对权臣形象的刻画,不仅展示了古代政治生活的复杂性,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权力和个人命运交织出的深刻思考。
欧阳公谱西都花,蔡公亦记北苑茶。
农功最大置不录,如弃六艺崇百家。
曾侯奋笔谱多稼,儋州读罢深咨嗟。
一篇秧马传海内,农器名数方萌芽。
令君继之笔何健,古今一一辨等差。
我今八十归抱耒,两编入手喜莫涯。
神农之学未可废,坐使末俗惭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