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勤政百工良,钟鼓声严夜未央。
仗马但闻嘶落月,朝鸦不见带朝阳。
班成鸳鹭当尧陛,影动云霞护舜裳。
缓步归来纶阁静,尚添官烛校文章。
圣人勤政百工良,钟鼓声严夜未央。
仗马但闻嘶落月,朝鸦不见带朝阳。
班成鸳鹭当尧陛,影动云霞护舜裳。
缓步归来纶阁静,尚添官烛校文章。
这首《早朝》由明代诗人陆深所作,描绘了朝廷官员在清晨上朝时的庄严景象。
首句“圣人勤政百工良”,开篇即点出君主的勤勉与百官的贤能,奠定了一种肃穆而尊贵的氛围。接着,“钟鼓声严夜未央”一句,通过钟鼓之声的庄严,暗示了时间的紧迫与仪式的庄重,夜晚还未完全结束,早朝已至。
“仗马但闻嘶落月,朝鸦不见带朝阳”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马嘶”与“鸦鸣”分别对应“落月”与“朝阳”,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早朝的开始。马匹的嘶鸣似乎在告别夜色,而朝鸦的沉默则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尚未到来。
“班成鸳鹭当尧陛,影动云霞护舜裳”描绘了官员们整齐排列,如同鸳鸯之鹭般有序地步入朝堂,他们的身影映照在云霞之中,仿佛守护着古代圣王的衣裳。这一场景既体现了官员们的恭敬与虔诚,也暗含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最后,“缓步归来纶阁静,尚添官烛校文章”则展示了官员们在完成朝会后,回到办公场所继续工作的场景。他们不辞辛劳,即使是在宁静的纶阁中,仍需点燃官烛,校对文章,体现了他们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和对国家事务的负责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早朝的庄严与秩序,更蕴含了对勤政爱民、崇尚贤能、追求理想政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苕溪南问旧长桥,渡水穿云不作遥。
迂道征鞍何自苦,隔林吟屋屡相邀。
晚晴浓淡烟俱好,春近高低雪尽消。
尚觉粗材欠诗料,政须馀馥乞唐瓢。
欲共君归未有缘,春风夺我紫阳天。
牡丹富艳花如洛,煮白香浓酒似燕。
细看貌非寒士相,随宜班亚冷官员。
人间第一好山处,赋几篇诗醉几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