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法师,听予劝。休苦哀人,自先救援。
把心灯、剔正光明,照个中宫殿。大丹成,功夫遍。
惺洒灵童,自然出现。
等紫书、玉诏来宣,访瑶台阆苑。
李法师,听予劝。休苦哀人,自先救援。
把心灯、剔正光明,照个中宫殿。大丹成,功夫遍。
惺洒灵童,自然出现。
等紫书、玉诏来宣,访瑶台阆苑。
这首元代马钰的《清心镜·寄西庵李法师》是一首寄赠僧人的禅宗诗。诗人以李法师为对象,劝诫他不必过于悲悯他人,首先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修炼。"把心灯、剔正光明"象征着要净化心灵,提升自我觉察,照亮内在的道路。"照个中宫殿"则比喻修行者应深入内心世界,寻找真我。接下来,诗人鼓励李法师专心修持,功夫到位后,"惺洒灵童,自然出现",意味着内心的智慧和灵性将自然显现。最后,诗人期待李法师能通过修炼达到更高的境界,等待来自天界的"紫书、玉诏",即仙界的信息,来访寻仙道的极乐之地——"瑶台阆苑"。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道教修炼中的内外兼修和追求超脱的主题。
自有宇宙来,迢迢澹家山。
不知几万古,郁郁藏神奸。
祖龙御宇宙,周子巢其间。
事同商岭遯,迹类桃源跧。
湮沦向千载,太史来荆蛮。
指点发天秘,提携出人寰。
一日遍海内,流声响潺潺。
镌劖满石壁,新瞀不可删。
山灵反惆怅,俗驾纷往还。
造物有奇宝,无怪阴工悭。
不遭固可恨,遭世良亦艰。
所以求志人,抱珍守蓬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