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鸟声幽,不辞般若游。
频寻樵子径,转向碧峰头。
云锁僧房静,门荒衰草稠。
所思曾不见,空对古松楸。
为爱鸟声幽,不辞般若游。
频寻樵子径,转向碧峰头。
云锁僧房静,门荒衰草稠。
所思曾不见,空对古松楸。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为了追寻鸟鸣的幽静,踏上了一段禅意之旅。他频繁地寻找着通往深山老林的小径,最终向着那碧绿的山峰顶端进发。山中云雾缭绕,使得僧人的小屋显得格外宁静,而门前的荒草却显得异常茂密,透露出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诗人所思念的人并未在此相遇,只能对着古老的松树和墓碑,表达出内心的遗憾与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访友未遇的失落情绪,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的“般若游”一词,既指佛教修行的旅程,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智慧与超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