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阑选妓一齐陈,若个当头出手新。
我亦逢场同作戏,不须更讶闹场人。
勾阑选妓一齐陈,若个当头出手新。
我亦逢场同作戏,不须更讶闹场人。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中的一种现象,通过“勾阑”这一场所,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于新奇事物的好奇与追求。诗中的“妓”字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泛指娱乐场所中的女性表演者或乐师,而非现代意义上的妓女。诗人以幽默的笔触,表达了对这种社会风气的观察和思考。
“勾阑选妓一齐陈”,开篇点出场景,勾阑是古代娱乐场所的名称,这里形容众多妓女聚集一堂,准备进行表演或娱乐活动。“若个当头出手新”,接着提出疑问,谁是最先展示新技艺或新形象的?这句既是对现场情况的描述,也暗含了对创新与独特性的关注。
“我亦逢场同作戏”,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也参与其中,如同戏子一般,没有特别的立场或目的,只是随波逐流。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客观观察和自我反思。
“不须更讶闹场人”,最后一句则是对那些因热闹场面而感到惊讶的人的劝告,意为不必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或不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乐趣所在。这句话体现了诗人较为豁达和包容的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对社会现象的某种理解和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轻松诙谐的语言,探讨了社会中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以及个体在群体行为中的角色定位,具有一定的社会学意义和人文关怀。
平原秉秀质,吴趋蔚清芬。
迈德自轩裔,夙龄非世群。
圭璋既特达,华萼复辉纷。
运谢金陵气,铭晞石室勋。
砥节在绳祖,奉义乃从军。
宁知怀慷慨,从兹婴垢氛。
旗掩朝歌月,剑起夜台云。
李广忌为将,扬雄耻缀文。
鹿苑成单露,狐丘迷旷芸。
吁嗟千载鹤,何处一来闻。
少年不知讳,摅衷怀謇谔。
在宥蒙至仁,承嘉谴犹薄。
员外置为理,斋中但掩阁。
辍藻事刑书,悬蒲代敲朴。
株染得自明,逮者尽释缚。
虽乏广汉神,庶几仲由诺。
两闻春鸟鸣,再见秋英落。
笑悟孺子歌,间从渔父谑。
采兰贻所思,无媒将焉托。
投赋吊湘累,长揖返丘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