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是离筵,戎亭征马翩。
那知四方志,犹黯一尊前。
候吏先驱弩,儒臣始佩弦。
缄愁对新月,寒雁落江天。
随处是离筵,戎亭征马翩。
那知四方志,犹黯一尊前。
候吏先驱弩,儒臣始佩弦。
缄愁对新月,寒雁落江天。
这首诗描绘了在武备厅为即将出征的孩子子安饯行的场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壮志未酬的感慨。
首句“随处是离筵”,点明了地点和事件——无论何处,皆是为子安送行的宴席。接着,“戎亭征马翩”一句,通过“戎亭”(军营)和“征马”(出征的战马),形象地展现了子安即将踏上征程的景象,马匹翩翩,预示着子安的远行。
“那知四方志,犹黯一尊前”两句,表达了对子安志向的赞美与对离别之痛的感伤。即使子安有着四方的壮志,此刻却只能在酒宴上黯然神伤,暗示了离别时的沉重心情。
“候吏先驱弩,儒臣始佩弦”描绘了送行的仪式。官吏们手持弓箭先行,象征着对子安出征的祝福与期待;而儒臣佩戴琴弦,则体现了文武并重,既有武力的准备,也有文治的期望,希望子安不仅能在战场上英勇,也能在异域传播文化。
最后,“缄愁对新月,寒雁落江天”以景结情,将个人的离愁别绪融入到广阔的自然景象中。新月、寒雁、江天,构成了一幅凄清的画面,既烘托了离别的氛围,也寓意着子安未来的路途漫长且充满未知。这不仅是对子安的祝愿,也是对所有离别者的慰藉,寄寓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