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廿五日郢中遇雪》
《九月廿五日郢中遇雪》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岁闰生寒早,秋深遂雪飞。

云连荆树密,日绕汉江微。

园或疑梁是,溪将作剡非。

但令闻妙曲,讵惜和人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九月二十五日在郢中遭遇早雪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初雪的景象与感受。

首联“岁闰生寒早,秋深遂雪飞”点明了时间背景,岁末闰月使得天气更显寒冷,而秋季深入之时,雪花却飘然而至。这两句既写出了季节转换的自然现象,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序更替的敏感感知。

颔联“云连荆树密,日绕汉江微”进一步描绘了雪景中的细节。云层与荆树相连,显得密不透风,而阳光则在汉江上显得微弱,映衬出雪后世界的宁静与纯净。这里通过云、树、日、江的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颈联“园或疑梁是,溪将作剡非”则将视线从广阔的自然景观转向更为微观的场景。园中可能因雪覆盖而让人误以为是梁(桥梁)的存在,溪流则仿佛变成了剡(剡溪),这种错觉体现了诗人观察的细致与想象力的丰富。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尾联“但令闻妙曲,讵惜和人稀”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妙的自然景象,即使无人欣赏,也愿意独自沉浸其中,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这里的“妙曲”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和谐之音,诗人通过这一联抒发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其超脱世俗、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盆梅乃林希玄寄惠·其二

托根盆盎似藏身,五蕊三花小试春。

水月影随灯火转,山林迹共市廛亲。

陇头不为行人折,湖上空怀处士邻。

最念平生清白操,偶抛霜雪傍光尘。

(0)

盆松乃慈谷手植

瓦盆乞得小松栽,谁拨霜根向断崖。

盘屈岂能移本性,低回故欲困长材。

吞声莫向秋风诉,抗节从教腊雪埋。

更后千年枝已长,仙人应化鹤飞来。

(0)

新创谯楼美邵令

大栋层轩俯广庭,南山远送武夷青。

五更画鼓先迎日,百尺雕栏近列星。

漏点分明知善政,斋居高爽挹仙灵。

从今清献梅花月,祗向春风角里听。

(0)

景献太子墨竹

古来画竹谁最豪,萧悦不及王维高。

文同之后到景献,学得南唐金错刀。

齐纨新裂裁成扇,顷刻春雷穿铁砚。

图成标以袅翠名,宛似黄陵庙前见。

九疑峰高云气迷,天寒日暮娥英啼。

乎中瑶瑟不敢鼓,恐有凤凰来上栖。

宣和年间好时节,徽庙丹青更奇绝。

南渡王孙爱墨君,犹是东都旧枝叶。

二百年来迹已陈,烟梢露叶长清新。

有熊乘衣今复睹,制筒未必无伶伦。

诗人尚友须千古,寞搜心内良工苦。

安得此图挂北窗,坐听秋声起风雨。

(0)

画菜·其一

芥能清我心,助养颇为急。

春畦雨露濡,根叶每沾湿。

园丁亦云劳,小摘日供给。

燥吻殊可怜,时时啜齑汁。

壮年功名心,青紫如地拾。

谁言纳须弥,秪用子一粒。

披图见纷披,胡为在原隰。

岁晏思灌园,抱瓮当日汲。

(0)

蔼萱堂诗为夏伯玘赋

丛丛堂下萱,蔼蔼枝上花。

岂无众草木,独此能荣华。

况当朱明候,连续开丹葩。

蜻蜓飞南圃,蝴蝶飞东家。

何如小尾蜂,朝暮报两衙。

寸心固云殚,慈母恩无涯。

锡类古所敦,永言非重誇。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