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丹诗诀·其四十三》
《金丹诗诀·其四十三》全文
宋 / 陈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夫鍊还丹先养铅,龟蛇一气产先天。

虚心实腹方和合,结就灵砂一粒圆。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楠的《金丹诗诀》,是道家炼丹术的精髓所在。诗中以“鍊还丹”为主题,通过形象化的语言,阐述了炼制丹药的过程与原理。

首句“夫鍊还丹先养铅”,点明了炼丹的起点,即从“铅”开始,这里的“铅”并非金属铅,而是指的是一种象征性的物质,代表了初始的混沌状态或低下的物质形态。通过“养”字,强调了对这种原始物质的培育和转化过程。

次句“龟蛇一气产先天”,运用了“龟蛇”这一道家符号,象征着阴阳二气的融合。在道家哲学中,“龟”常代表阳,“蛇”代表阴,两者合一,象征着宇宙万物生成之初的原始混沌状态,即“先天”。这句诗表达了通过修炼,使阴阳二气和谐统一,从而产生出纯净的“先天之气”。

第三句“虚心实腹方和合”,进一步说明了修炼过程中精神与物质的结合。这里的“虚心”指的是心灵的空灵与谦逊,而“实腹”则意味着身体的充实与强壮。只有当心灵与身体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时,才能真正实现内外兼修,达到和合的境界。

最后一句“结就灵砂一粒圆”,总结了整个炼丹过程的结果。通过前面的修炼,最终能够凝聚出一颗“灵砂”,这颗灵砂象征着修炼者所获得的超凡脱俗的精神力量和物质成果。其中的“一粒圆”不仅描绘了灵砂的形状,也寓意着修炼者达到了圆满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道家炼丹术的核心理念——通过内在的修养与外在的实践相结合,达到身心灵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超凡脱俗的境界。

作者介绍
陈楠

陈楠
朝代:宋   号:翠虚子   籍贯: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   生辰:公元?----1213

陈楠(公元?----1213)字南木,号翠虚子、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
猜你喜欢

宿南一上人山房

窗牖月色多,坐卧禅心静。

青鬼来试人,夜深弄灯影。

(0)

村行

天淡雨初晴,游人恨不胜。

乱山啼蜀魄,孤棹宿巴陵。

影暗村桥柳,光寒水寺灯。

罢吟思故国,窗外有渔罾。

(0)

酬薛奉礼见赠之作

栖栖沧海一耕人,诏遣江边作使君。

山顶雨馀青到地,涛头风起白连云。

诗成客见书墙和,药熟僧来就鼎分。

珍重来章相借分,芳名未识已曾闻。

(0)

喜贾岛雨中访宿

雨里难逢客,闲吟不复眠。

虫声秋并起,林色夜相连。

爱酒此生里,趋朝未老前。

终须携手去,沧海棹鱼船。

(0)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三

日出方能起,庭前看种莎。

吏来山鸟散,酒熟野人过。

岐路荒城少,烟霞远岫多。

同官数相引,下马上西坡。

(0)

忆山

闲处无人到,乖疏称野情。

日高搔首起,林下散衣行。

泉引窗前过,云看石罅生。

别来愁欲老,虚负出山名。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