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山》
《忆山》全文
唐 / 姚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闲处无人到,乖疏称野情。

日高搔首起,林下散衣行。

泉引窗前过,云看石罅生。

别来愁欲老,虚负出山名。

(0)
注释
闲处:指僻静无人之处。
乖疏:孤僻、不合群。
野情:指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日高:太阳升起很高。
散衣行:随意穿着衣服散步。
石罅:石头缝隙。
愁欲老:忧虑使人心情苍老。
虚负:白白辜负。
出山名:出山的名声,隐居者的声誉。
翻译
平时很少有人来访,我独处的性情与野外相称。
太阳升高时,我抓着头起身,漫步在树林下的草地上。
泉水从窗前流过,云朵在石缝中生成,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离别以来,忧虑使我日益衰老,空有出山的名声却未能实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自然的生活状态,通过对闲适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闲处无人到,乖疏称野情。"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诗人选择了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这里只有自然的声音伴随着他的情感流露,是对野趣的一种赞美。

"日高搔首起,林下散衣行。" 随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这一天气渐高时,从容不迫地梳理头发,然后在树林下漫步。这两句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泉引窗前过,云看石罅生。" 泉水在窗前缓缓流过,诗人观察着云层在石缝中生成,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细腻描绘,也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别来愁欲老,虚负出山名。"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羁绊的放弃,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他感到自己年岁渐长,对于归隐山林的愿望愈发迫切,但同时也有着对无法实现这一理想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

作者介绍
姚合

姚合
朝代:唐   号:称“姚   籍贯:陕州硖石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偈颂八十五首·其三十四

华山突兀耸苍穹,坐断坤维千万峰。

潘阆骑驴山下过,只闻啼鸟闹春风。

(0)

酬弘道夫

人隔三州只自知,月明千里是相思。

湖山秋后分题处,朋友丛中忆欠谁。

百岁自完休献玉,万般如戏莫悲丝。

馀生定有重逢日,云水茫茫未可期。

(0)

送同里昂上人

秋风何事趣归期,人物凄凉渡欲垂。

学道须从年少日,苦心直到岁寒时。

近来乡国无消息,老去情怀怕别离。

愧我徒增怀橘念,弊裘犹自客京师。

(0)

次徐相公韵十首·其三少将

满身铁甲据金鞍,百战功成始拜官。

尽阵解围兵势活,分旗夺地戟光寒。

并吞北虏心长勇,未捷中原泪不乾。

建立太平终有日,扁舟已爱五湖宽。

(0)

颂古十一首·其六

我手何似佛手,二八恰恰十九。

年尾算到年头,家内一钱无有。

(0)

山居诗·其五十七

一生占断白云乡,适意孤高志自强。

报晓音声栖鸟语,漏春消息早梅香。

吟经徐傍芙蕖岸,得偈閒书薜荔墙。

大道最亲无达者,苦携瓶锡叩禅堂。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