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君门万里赊,君心如烛照民家。
瑶笙夜启千门月,火树晴连万井花。
凤阙上临珠斗近,鳌峰高碍彩云斜。
轻烟试看归何处,化作天边五色霞。
莫道君门万里赊,君心如烛照民家。
瑶笙夜启千门月,火树晴连万井花。
凤阙上临珠斗近,鳌峰高碍彩云斜。
轻烟试看归何处,化作天边五色霞。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繁华景象和节日的欢乐气氛。诗人以“莫道君门万里赊”开篇,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君主的心比作照亮民家的烛光,表达了君主对百姓的关怀与爱护。接着,“瑶笙夜启千门月,火树晴连万井花”两句,通过“瑶笙”、“千门月”、“火树”、“万井花”等意象,生动展现了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场景。其中,“瑶笙”象征着音乐的美妙,“火树”和“万井花”则代表了节日装饰的繁复与美丽。
“凤阙上临珠斗近,鳌峰高碍彩云斜”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盛大与壮观,将皇宫比作接近星斗的凤阙,高耸的山峰仿佛阻碍了天空中的彩云,形象地描绘出皇宫的雄伟与节日的喜庆。最后,“轻烟试看归何处,化作天边五色霞”以轻烟的飘散引出对美好事物的消失,但最终化为天边的五色霞光,寓意着美好的事物虽终会消逝,但留下的回忆与美好却如同霞光一般永恒,给人以希望与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盛况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繁华,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揭阳姚生能古文,一席欲与桐城分。
迩来才思益横肆,矫首八极思风云。
气奇不为俗人下,纤儿讥呵老生骂。
翳余独爱倜傥才,相见纵谈辄深夜。
东山山气奇而雄,其阴有祠曰大忠。
时危欲藉作士气,酾尊昨祝信国公。
期生不来意惆怅,满天风雨江流涨。
祗今世运行大同,安得君家救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