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杨道士往天台》
《送杨道士往天台》全文
唐 / 张九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鬼谷还成道,天台去学仙。

行应松子化,留与世人传。

此地烟波远,何时羽驾旋?

当须一把袂,城郭共依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ángdàoshìwǎngtiāntái
táng / zhāngjiǔlíng

guǐháichéngdàotiāntáixuéxiān
xíngyìngsōnghuàliúshìrénchuán

yānyuǎnshíjiàxuán
dāngmèichéngguōgòngrán

鉴赏

在这首诗中,张九龄借着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修仙之路的赞美和自我超脱尘世的向往。"鬼谷还成道,天台去学仙"两句直接点出了朋友即将踏上的道路,鬼谷指的是道家修炼之地,而天台则是古代著名的道教圣地和修炼场所,诗人通过这样的设定,为朋友的精神追求画下了壮阔的蓝图。

"行应松子化,留与世人传"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凡尘、达到神仙境界的美好愿望。这里的“行应”指的是修炼成仙后的自由自在,而“松子化”则是古代道家修炼的一种高级境界,能够长生不老。这两句意味着朋友不仅将达成仙道,而且还将这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留给后世作为传说。

"此地烟波远,何时羽驾旋?"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远方烟波的描绘,以及对于朋友未来飞升之时机的询问,流露出了一种离别中的惆怅和期待。"羽驾"在这里象征着仙人的乘具,即将实现的飞翔。

最后两句"当须一把袂,城郭共依然"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告别时所持有的珍重之情,以及希望朋友能带上自己的一丝衣物,以此作为彼此之间超凡脱俗联系的象征。这里的“袂”指的是古代服饰的一部分,常用以象征某种情谊。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描绘了一幅修仙者飞升天台、达成道果的壮丽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朋友超凡脱俗之路的羡慕和赞美,以及对这份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张九龄

张九龄
朝代:唐   字:子寿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生辰:678-740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猜你喜欢

旅舟遇人之京

分符南海客,走马蓟门天。

穗石别多日,韶阳同泊船。

旧名遗爱在,新月大荒圆。

更得朝衣著,何年再问禅。

(0)

寿张梦回·其二

白鹤语高墀,红霞映赤蜺。

山藏安石日,人在霸陵时。

月满篁溪竹,花开古佛池。

原称无量寿,于此更何疑。

(0)

泊挂剑坟

今夜维舟处,前贤挂剑坟。

树声流暝色,庙貌老徐君。

生死情何洽,豪雄世所闻。

至今村父老,伏腊荐溪芹。

(0)

塞下逢江东陈十一柱江

士有不可识,因人一见君。

马驱边地月,剑拂蓟门云。

市饮终何事,燕歌已蚤闻。

苍茫逢日暮,握手暂云云。

(0)

留别顾与治

岭海无家亦有忧,归心那复恋狂游。

频年独寄扬雄宅,此后谁登谢朓楼。

永夜月来僧不管,一春花落鸟空愁。

茫茫正溯长江水,何日重过问石头。

(0)

路中

石头曾共典寒衣,五月光分几雁飞。

前路烽烟愁正剧,一春花鸟愿多违。

还家莫话沧桑事,迟我常开夜月扉。

江水茫茫悲倦翮,何时同采故山薇。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