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泊挂剑坟》
《泊挂剑坟》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今夜维舟处,前贤挂剑坟。

树声流暝色,庙貌老徐君。

生死情何洽,豪雄世所闻。

至今村父老,伏腊荐溪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停泊在挂剑坟旁的场景,通过景物和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首句“今夜维舟处”,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此刻正停泊在某个特定的位置,为整首诗奠定了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下来,“前贤挂剑坟”一句,直接引入了历史人物的故事,挂剑坟是纪念古代英雄徐君的地方,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英雄事迹的敬仰与怀念。

“树声流暝色”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与夜色的融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环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而“庙貌老徐君”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追思之情,通过“老”字,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徐君形象的永恒。

“生死情何洽,豪雄世所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徐君生前英勇事迹的感慨与赞叹,同时也反映了对英雄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共鸣。这两句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颂扬,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

最后,“至今村父老,伏腊荐溪芹”一句,以现实生活的场景收尾,通过描述村民在节日里祭祀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对英雄精神的传承与纪念的主题。这里的“溪芹”可能象征着平凡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与英雄事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英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延续与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英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八首·其二

昔岁理人术,今朝种树书。

太恩番是累,非种亦须锄。

身老兼栽药,家贫待畜鱼。

求羊还愧我,肯许叩精庐。

(0)

庚子岁海印寺再举同年会纪事四首·其四

梵宫邻帝苑,长此集儒绅。

槛外诸天界,尊前四海人。

星霜别后鬓,花月向来春。

且共摅筹策,云台早致身。

(0)

双寿图歌为叚翁作

是谁写此大椿树,爪牙缩张相攫吞。

轮菌偃蹇据绝壁,气凌万木皆儿孙。

似鼻似口挺奇干,半枯半嫩蟠灵根。

千年神物照魑魅,满山精怪争崩奔。

树上悬泉始一线,飞洒树里成千片。

匡庐瀑布不可寻,忽向今朝眼中见。

立石复似五老峰,云气模糊露头面。

可怜此树与云石,苍然一色谁能辨。

石间异草何其多,紫芝伏兔森交罗。

仙萱自是百草长,绯葩翠叶呈婀娜。

上承老树赖嘉荫,亦如松柏挂女萝。

萧然相伴岁月晚,长养齐沾雨露和。

吾乡叚翁住东郭,夫妻七十鬓未秃。

翁家犹子擅丹青,手挥绢素为翁祝。

一枝一茎亦有情,五百春秋递相续。

请翁披图应自笑,形固可使如槁木。

(0)

丹阳别王道思三首·其三

书生多落魄,羡子最逢时。

绣服官方显,青衿职所司。

铸人称道术,倚马见文辞。

徒抱弹冠意,迂疏自可嗤。

(0)

满江红

炎暑方阑,忽惊眼、庭前一叶。

报新秋、蝉鸣深树,日暮悲切。

叹息人世千年事,空老却英雄豪杰。

□□□、□□□□□,□□□。门掩后,孤灯灭。

圜窗照,清夜月。静思量,教人愁肠结。

几时恩诏归田里,丝纶随处少遮迾。

莫道他、渭水子牙翁,胸臆别。

(0)

哭华州张处士

寿享人间八十年,全归正寝是升天。

可怜一掬囚中泪,不到先生坟土前。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