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菊竹》
《菊竹》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若不重阳贳一壶,那能了此菊花逋。

竹梢墨色潮如此,试看明朝有雨无。

(0)
鉴赏

这首诗以“菊竹”为题,通过描绘秋日之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句“若不重阳贳一壶”,以重阳节饮酒赏菊的传统习俗入笔,暗含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这里的“贳一壶”,即借酒之意,既是对节日氛围的渲染,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在秋风送爽、菊花盛开之际,借酒助兴、品味生活的愿望。

次句“那能了此菊花逋”,紧承上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与追求。菊花作为秋季的象征,不仅因其美丽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更因其坚韧不屈的品格而被赋予了高洁的寓意。“逋”字在此处意为“错过”,诗人似乎在说,如果错过了这菊花盛开的时节,那将是一种遗憾。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菊花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不应错过的执着追求。

后两句“竹梢墨色潮如此,试看明朝有雨无”,则转向对竹子的描写。竹子在诗中常被赋予坚韧、清高的象征意义,这里通过“墨色潮”这一形象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竹子在秋风中的姿态,仿佛墨色的波浪在竹梢间涌动,充满了动态之美。同时,诗人又巧妙地引入了对次日天气的猜测,暗示了自然界中不可预知的变化,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饮酒赏菊、竹梢墨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在享受美好时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保持好奇与期待。诗中既有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也有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赠钟陵陈处士

否极方生社稷才,唯谭帝道鄙梯媒。

高吟千首精怪动,长啸一声天地开。

湖上独居多草木,山前频醉过风雷。

吾皇仄席求贤久,莫待徵书两度来。

(0)

湖头别墅三首·其二

桑柘参桐竹,阴阴一径苔。

更无他事出,祗有衲僧来。

堑蚁争生食,窗经卷烧灰。

可怜门外路,日日起尘埃。

(0)

将入匡山宿韩判官宅

一宿兰堂接上才,白云归去几裴回。

黛青峰朵孤吟后,雪白猿儿必寄来。

帘卷茶烟萦堕叶,月明棋子落深苔。

明朝江上空回首,始觉清风不可陪。

(0)

寿春进祝圣七首.大兴三教

曈曈悬佛日,天俣动云韶。

缝掖诸生集,麟洲羽客朝。

非烟生玉砌,御柳吐金条。

击壤翁知否,吾皇即帝尧。

(0)

上卢使君二首·其二

司马迁文亚圣人,三头九陌碾香尘。

尽传棣萼麟兼凤,终作昌朝甫与申。

楼耸娇歌疏雨过,风含和气满城春。

因知寰海升平去,又见高宗梦里人。

(0)

晚望

落日碧江静,莲唱清且闲。

更寻花发处,借月过前湾。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