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卢使君二首·其二》
《上卢使君二首·其二》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司马迁文亚圣人,三头九陌碾香尘。

尽传棣萼麟兼凤,终作昌朝甫与申。

楼耸娇歌疏雨过,风含和气满城春。

因知寰海升平去,又见高宗梦里人。

(0)
注释
司马迁:古代史学家。
亚圣人:仅次于圣人的才子。
棣萼:比喻兄弟情深。
昌朝:盛世。
甫与申:指杜甫和申甫,均为著名诗人。
楼耸:楼阁耸立。
娇歌:婉转的歌声。
疏雨:稀疏的雨。
和气:温和的气息。
寰海:全世界。
升平:太平盛世。
高宗:古代帝王名号。
翻译
司马迁的文章如同仅次于圣人的才子,他的著作在繁华的京城中被广泛传播。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高贵的意象,如棣萼、麟凤,最终成为盛世的象征,如同杜甫和申甫一样被人铭记。
楼阁上飘来婉转的歌声,伴随着稀疏的雨声,春风带来了和煦的气息,整个城市沉浸在春天的温暖中。
由此可知,世界进入了和平繁荣的时代,而他又像高宗那样,在人们的梦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诗意和历史感的诗篇,通过对司马迁文的赞美,展现了一种文化上的崇敬之情。"三头九陌碾香尘"描绘出司马迁作为史学泰斗,其著作如《史记》等流传后世,被后人不断研究和传颂的情景。"尽传棣萼麟兼凤,终作昌朝甫与申"则形象地表达了司马迁作品的广泛影响力,如同神兽麟凤一般珍贵,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

接下来的"楼耸娇歌疏雨过,风含和气满城春"则描绘了一种诗人在高楼上吟唱之时,周围环境的美好景象。轻柔的小雨给予了大地以滋润,而这份清新也透过诗人的感受,传达出一种文化氛围中的和谐与平静。

最后两句"因知寰海升平去,又见高宗梦里人"表明诗人通过历史的回顾,认识到国家的统一与太平时期的来临,同时也在心中憧憬着那位治国有道的君主,如同梦境中的人物。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司马迁的崇敬,也通过历史的回望,表达了一种对国家安定与文化繁荣的向往。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十二月乐章·其十一十一月

轩辕玉管还初气,彩线迂回报长至。

瑶花散落满寥天,万户千门夜明媚。

南山幽翠净如削,内屋红炉春自若。

璿玑回斡见天心,姬氏骑龙班岁朔。

(0)

和贝惟学登小孤山

西来风浪涌金山,人在鸿蒙沆漭间。

大地小孤天柱石,长江第一海门关。

鲛人夜泣珠成泪,龙女晴梳翠作鬟。

欲问灵巫报神语,我行何日定东还。

(0)

月夜湖上

移舟烟水上,吹笛藕花前。

衣薄露如雨,杯空月在天。

(0)

晚渡石湖

画船摇曳水云乡,湖上南风作晚凉。

醉击唾壶歌小海,藕花飞出两鸳鸯。

(0)

题半塘寺润公房顾叔明所画松壁

顾君叔明善写松,妙趣直与韦偃同。

片缣幅纸不易得,人争一睹清双瞳。

玉岩上人即粲可,早跻十地成全功。

禅房素壁耀霜雪,绘画未许来庸工。

叔明对此役意匠,捉笔跳叫声摩空。

须臾貌作老蛟影,毫端瞥若回腥风。

隔座时疑翠涛响,钩帘日讶玄云封。

宿鹤已去落花尽,庭前细雨春濛濛。

老夫寻幽适相过,览之便觉心神融。

酒酣信手为长句,醒愧涴花溪上翁。

(0)

芳池春水

芳池一曲接银河,分得天家雨露多。

新涨受风牵翠縠,好山随月堕青螺。

百年蘋藻沾馀泽,三月鱼龙涌漫波。

犹记临流泛春酌,倚阑同和濯缨歌。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