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华转寒姿,芳菲已盈瞩。
朝蔼承明望,夕送宜春目。
双阙递瑶光,连山隐平陆。
因风高下起,入牖联翩续。
琴奏俪幽兰,歌声杳黄竹。
迷陇饥兔奔,点树宫鸦宿。
已便高士卧,颇映幽人读。
阳春如有情,徘徊恋终曲。
凝华转寒姿,芳菲已盈瞩。
朝蔼承明望,夕送宜春目。
双阙递瑶光,连山隐平陆。
因风高下起,入牖联翩续。
琴奏俪幽兰,歌声杳黄竹。
迷陇饥兔奔,点树宫鸦宿。
已便高士卧,颇映幽人读。
阳春如有情,徘徊恋终曲。
这首《白雪吟》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雪景的壮美与静谧,以及其对人心灵的触动。
首句“凝华转寒姿”,以“凝华”形容雪花的凝聚与形态,暗示冬日的寒冷与静寂。接着“芳菲已盈瞩”,虽是冬日,但诗人眼中却满是生机与希望,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季节限制的乐观态度。
“朝蔼承明望,夕送宜春目。”朝霞映照在雪地上,仿佛迎接光明;夕阳则为雪景添上一抹温暖的色彩,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两句巧妙地将时间与自然景象相连,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万物更迭的意境。
“双阙递瑶光,连山隐平陆。”双阙象征着权力与秩序,瑶光则代表了纯洁与高贵,两者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庄严,也寓意着社会的和谐与美好。而“连山隐平陆”则描绘了远处山峦与平原在雪覆盖下的朦胧之美,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因风高下起,入牖联翩续。”随着风的吹拂,雪花飘落,不仅落在地面,也进入室内,与人相伴。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琴奏俪幽兰,歌声杳黄竹。”幽兰与黄竹作为古代文人喜爱的植物,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在这里,它们被赋予了音乐的元素,琴声与歌声交织,营造出一种雅致而深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迷陇饥兔奔,点树宫鸦宿。”饥兔在雪地中奔跑,宫鸦栖息于树梢,这些生动的场景描绘了冬日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适应。
“已便高士卧,颇映幽人读。”高士与幽人分别代表了隐逸与学问,他们在这雪景中或休息、或读书,体现了对自然与知识的追求与享受。
最后,“阳春如有情,徘徊恋终曲。”阳春象征着温暖与生机,诗人想象着春日的来临,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冬日美景的不舍与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君不见芒砀大泽嘘云气,沛中子弟兴如猬。
可怜豪杰怨秦法,徒使黔黎哀鼎沸。
山东祸首不知数,草间澒洞昏尘雾。
沛中壮士三千人,奋臂一呼白日暮。
沛公尔时拔剑出,马上河山开战绩。
灭秦蹙汉指顾间,俎醢韩彭兵未息。
泗上归来血洗刀,沛中父老迎旌旄。
游子悲歌对旧邑,战士猛气横新醪。
沛中高宴留十日,六军更寿欢无极。
千秋万岁汤沐乡,五剧三条贵游宅。
谁知今日歌风台,一丘废土藏蒿莱。
请看帝图有销歇,焉得人事无倾摧。
从来时命论通塞,萧樊不遇终谁识。
君行若见沛中人,为我幸谢屠缯客。
客有南来者,士服缝掖裾。
却略再三拜,致我姑蔑书。
握缄不及启,问客夫何如。
忆年方及盛,六艺富摧储。
摛辞鲜同匹,枝叶分扶疏。
断金获徐子,丽泽日相于。
岂复顾蓬累,计日升茅茹。
时命久不与,此志成敝苴。
徐也笃古谊,最我周道舆。
以兹幸绍介,跻君白玉除。
我闻客拱对,揖视气豁舒。
念言别徐子,契阔三岁馀。
温然接所友,何啻偕蛩驉。
岁阳戒元陆,征夫膏其车。
造士业有职,畏简严居诸。
駪駪弋阳士,譬射得蒲苴。
行哉励孤往,明当振尔祛。
不见大都市,鱼目嗤璠玙。
士乎慎自立,流俗空睢盱。
申章述我赠,好音愿勿虚。
《送吕秀才司教弋阳》【明·尹台】客有南来者,士服缝掖裾。却略再三拜,致我姑蔑书。握缄不及启,问客夫何如。忆年方及盛,六艺富摧储。摛辞鲜同匹,枝叶分扶疏。断金获徐子,丽泽日相于。岂复顾蓬累,计日升茅茹。时命久不与,此志成敝苴。徐也笃古谊,最我周道舆。以兹幸绍介,跻君白玉除。我闻客拱对,揖视气豁舒。念言别徐子,契阔三岁馀。温然接所友,何啻偕蛩驉。岁阳戒元陆,征夫膏其车。造士业有职,畏简严居诸。駪駪弋阳士,譬射得蒲苴。行哉励孤往,明当振尔祛。不见大都市,鱼目嗤璠玙。士乎慎自立,流俗空睢盱。申章述我赠,好音愿勿虚。
https://shici.929r.com/shici/k3aRIIpp9.html
忆昨东园春,桃李竞芳媚。
灼灼扬光华,百卉避妍丽。
盛时苦不常,风霜倏中瘁。
君看繁艳枝,一朝叹零坠。
南山有松柏,托根何崷崒。
劲立千寻冈,孑然绝比类。
洛阳缺中梁,匠石空仰视。
丹碧焕桷榱,巨材安可致。
广文爱客贫无酒,杜老多愁不恋杯。
晚杖白云诗社远,秋风黄叶野堂开。
篱花犹是陶潜节,窗草空迟茂叔来。
几度长安醉明月,相思他日忆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