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仇仁近用韵见示五首·其五》
《次韵仇仁近用韵见示五首·其五》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褒衣全觉近人轻,击柝鸣鼙满万城。

士气欲如枯草死,文声未见蛰雷惊。

绛侯岂识长沙傅,秦宓能非棘子成。

当复夜窗抱吟膝,百年长与一灯盟。

(0)
注释
褒衣:华丽的衣服。
全觉:完全感觉到。
近人轻:接近人都觉得轻盈。
击柝:敲打梆子。
鸣鼙:吹响战鼓。
满万城:遍布全城。
士气:士兵的斗志。
枯草死:毫无生气。
蛰雷惊:震动人心的雷声。
绛侯:指周勃,西汉名臣。
岂识:怎能理解。
长沙傅:指贾谊,曾被贬长沙,后有才名。
秦宓:三国时期蜀国学者,以博学著称。
棘子成:战国时赵国人,以辩才闻名。
夜窗:夜晚的窗户。
抱吟膝:抱着膝盖吟诗。
百年长与一灯盟:一生都将与灯光为伴。
翻译
穿着华丽的衣服,感觉离人都近了,鼓声和号角响彻整个城市。
士兵们的士气低落,如同枯草般死寂,文人的声誉却未见振奋人心的迹象。
绛侯怎会理解长沙傅的才能,秦宓的智慧岂是棘子成所能比拟的。
我将在夜晚的窗前抱着膝盖吟诗,一生都与这盏灯相伴为友。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次韵仇仁近用韵见示五首(其五)》。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和对时局的反思。

“褒衣全觉近人轻,击柝鸣鼙满万城。”这两句描绘了节令即将到来的氛围,人们穿着薄衣,准备迎接新的一年。"近人轻"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淡然态度,而“击柝鸣鼙满万城”则是节日气氛浓厚,敲打木鱼和锣鼓的声音充斥每一个城市。

“士气欲如枯草死,文声未见蛰雷惊。”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失望与无奈。"士气欲如枯草死"形容士人的精神状态已经萎靡不振,而“文声未见蛰雷惊”则是指文化和学术界的声音被忽视,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或震撼。

“绛侯岂识长沙傅,秦宓能非棘子成。”这两句诗人提及历史人物和地名,表达了对英雄和才子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中缺乏真才的哀叹。"绛侯"指的是历史上的著名将领,而“长沙傅”则是对古代忠臣的称呼;"秦宓"和“棘子成”都是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当世英雄才子的渴望。

“当复夜窗抱吟膝,百年长与一灯盟。”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和对未来的憧憬。"夜窗抱吟膝"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景象,而“百年长与一灯盟”则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时间限制的情感寄托,对知识与智慧的永恒承诺。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反映了他对社会、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旅次汉故畤

我行过汉畤,寥落见孤城。

邑里经多难,儿童识五兵。

广川桑遍绿,丛薄雉连鸣。

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

(0)

观邻老栽松

虽过老人宅,不解老人心。

何事斜阳里,栽松欲待阴。

(0)

奉和春日玩雪

北阙同云掩晓霞,东风春雪满山家。

琼章定少千人和,银树先开六出花。

(0)

寄太仆田卿二首·其一

客窗强饮太匆匆,急雨寒风意万重。

蓦上心来消未得,梦回又听五更钟。

(0)

子夜歌十八首·其四

相逢逐凉候,黄花忽复香。

颦眉腊月露,愁杀未成霜。

(0)

白人

煖风入烟花漠漠,白人梳洗寻常薄。

泥郎为插珑璁钗,争教一朵牙云落。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