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是死之生,死是生之死。
两路坦然平,无彼复无此。既无生死,又无彼此。
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
生是死之生,死是生之死。
两路坦然平,无彼复无此。既无生死,又无彼此。
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探讨生死与存在的关系。"生是死之生,死是生之死",这两句揭示了生死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转化,生死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包含。"两路坦然平,无彼复无此"进一步强调生死平等,没有高下之分,道路平坦,无分别心。
"既无生死,又无彼此"表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物我两忘的境界,认为真正的自由和智慧在于超越生死界限,消除个体与他者的界限。最后两句"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以自然界的草木为喻,暗示禅宗智慧源自日常生活中的点滴领悟,同时也是对祖师教诲的明了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禅宗的视角,引导读者体悟生死的真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幽居倦孤寂,俗驾难追攀。
相携筇九节,径造茅三间。
王卿贫无事,况得独冷官。
衡门静如水,委巷深于山。
自言学为圃,虽小殊可观。
始至度略彴,徐行转阑干。
当阶艺红药,坐待青春还。
春还未数日,草树犹清寒。
殷勤小梅花,一笑冰雪颜。
煮茗当酒醴,言诗替吹弹。
君知静中胜,得此良独难。
相戒勿浪出,黄尘点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