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豆叶屏》
《豆叶屏》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庐山历访诸精舍,豆叶屏前启半扉。

窗眼放云先箧贮,盆头替米后僧归。

鬼神未得专奇事,狼虎何曾有杀机。

游罢殷勤为君说,此中泉石好相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庐山各处精舍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赞美。首句“庐山历访诸精舍”,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行动,庐山作为中国著名的山水胜地,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寻求灵感的圣地。诗人遍访庐山的各个精舍,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接着,“豆叶屏前启半扉”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进入某个精舍时的情景,豆叶屏作为门帘,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隐逸生活的氛围。开启半扉,既表现了对未知的好奇,也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窗眼放云先箧贮,盆头替米后僧归”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观察自然与生活细节的能力。窗户的眼缝中,云彩仿佛被收纳于箱箧之中,形象地描绘了云与窗的关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捕捉与珍藏。盆头替米后,僧人归来,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日常生活的温馨,也暗含了对僧侣修行生活的尊重与理解。

“鬼神未得专奇事,狼虎何曾有杀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的感慨。鬼神与狼虎,通常被视为自然界中的神秘力量或潜在威胁,但在这首诗中,它们并未展现出破坏与恶意,而是与人类社会保持着一种微妙而和谐的关系。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秩序的敬畏以及对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

最后,“游罢殷勤为君说,此中泉石好相依”两句,总结了诗人此次庐山之行的感受。他不仅亲自体验了自然之美,还愿意与他人分享这份美好,希望人们能够像泉水与石头一样,相互依存,共同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这种分享与传递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这首《豆叶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和谐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杂诗十九首·其五

昭昭素秋景,明月照庭帏。

揽衣不能寐,起视星斗辉。

促织鸣东壁,声响一何悲。

感彼物情苦,为子惜良时。

弹琴彻永夜,可以喻中怀。

听者徒知曲,焉能聆其哀。

此曲终且秘,悠悠当告谁。

(0)

过端州访袁都护赠以诗

幕府临江旧镇西,袁郎风度几人齐。

笛声何处闻牛渚,高调犹疑似武溪。

习习谷风杨柳陌,山山茅雨鹧鸪啼。

扁舟小住崧台畔,暂为同心试杖藜。

(0)

九佳

历乱飞花满绿阶,开尊倾赏事难谐。

怜春莫不回金勒,拾翠何堪伴玉钗。

已识冰姿曾半委,颇疑香腻未全埋。

人生岂必常得意,造化无心物自乖。

(0)

二冬

千林花气斗春浓,玉质谁教蔓草封。

最不宜人三月雨,所愁惊梦五更钟。

初离绮阁香难歇,一别瑶台路未逢。

何似西施浣纱处,临江妒杀木芙蓉。

(0)

浔江送关周望先还岭南

离情何太苦,况动故乡吟。

共是西来客,凭君寄信音。

梅花残腊赋,椒醑隔年心。

倘问浪游处,扁舟上桂林。

(0)

元塔登高

人文地气翕然升,雁塔方高岂计层。

便待参云惟此级,何曾插汉不容登。

平畴拔地明孤起,远嶂临江欲共凭。

若问题名元字在,海天空阔赋鲲鹏。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