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气翕然升,雁塔方高岂计层。
便待参云惟此级,何曾插汉不容登。
平畴拔地明孤起,远嶂临江欲共凭。
若问题名元字在,海天空阔赋鲲鹏。
人文地气翕然升,雁塔方高岂计层。
便待参云惟此级,何曾插汉不容登。
平畴拔地明孤起,远嶂临江欲共凭。
若问题名元字在,海天空阔赋鲲鹏。
这首诗描绘了登元塔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邃哲思。首联“人文地气翕然升,雁塔方高岂计层”以“人文地气翕然升”开篇,巧妙地将人文精神与自然景观融合,展现出一种内在与外在和谐共生的景象。接着,“雁塔方高岂计层”则通过描述雁塔的高度,暗示了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不计其高度,只求不断攀登。
颔联“便待参云惟此级,何曾插汉不容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追求精神的高度。这里以“参云”和“插汉”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对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即使面对难以逾越的困难,也绝不放弃的决心。
颈联“平畴拔地明孤起,远嶂临江欲共凭”转而描写眼前的自然风光。通过“平畴”、“拔地”、“孤起”、“远嶂”、“临江”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同时也寓意着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谦逊,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尾联“若问题名元字在,海天空阔赋鲲鹏”则以象征的手法,将个人的追求与宏大的宇宙观联系起来。这里的“问题名元字在”可能是指对个人成就或名声的追求,而“海天空阔赋鲲鹏”则借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由、广阔与无限可能性的向往,寓意着无论个人的追求如何,最终都应像鲲鹏一样,翱翔于广阔的天地之间,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精神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理想的独特感悟。
云梦江头见故城,人间四十载垂名。
马蹄践处东风急,鸡舌销时北阙惊。
岳客出来寻古剑,野猿相聚叫孤茔。
腾身飞上凤凰阁,惆怅终乖吾党情。
锦帐先生作牧州,干戈缺后见荒丘。
兼无姓贾儿童在,空有还珠烟水流。
江句行人吟刻石,月肠是处象登楼。
旅魂频此归来否,千载云山属一游。
乡名里号一朝新,乃觉台恩重万钧。
建水闽山无故事,长卿严助是前身。
清泉引入旁添润,嘉树移来别带春。
莫凭栏干剩留驻,内庭虚位待才臣。
虽言闽越系生贤,谁是还家宠自天。
山简槐兼诸郡命,郑玄惭秉六经权。
鸟行去没孤烟树,渔唱还从碧岛川。
休说迟回未能去,夜来新梦禁中泉。
君王面赐紫还乡,金紫中推是甲裳。
华构便将垂美号,故山重更发清光。
水澄此日兰宫镜,树忆当年柏署霜。
珍重朱栏兼翠拱,来来皆自读书堂。
秦代将军欲建功,截龙搜兔助英雄。
用多谁念毛皆拔,抛却更嫌心不中。
史氏只应归道直,江淹何独偶灵通。
班超握管不成事,投掷翻从万里戎。
君子三归擅一名,秋毫虽细握非轻。
军书羽檄教谁录,帝命王言待我成。
势健岂饶淝水阵,锋铦还学历山耕。
毛干时有何人润,尽把烧焚恨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