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短别日长,愁多欢情少。
古来人间世,于道同扰扰。
我发日已苍,我颜日已槁。
离忧固如此,四十未应老。
谁能跨浮云,相与成莽眇。
吾子心莫逆,庶当悟意表。
会短别日长,愁多欢情少。
古来人间世,于道同扰扰。
我发日已苍,我颜日已槁。
离忧固如此,四十未应老。
谁能跨浮云,相与成莽眇。
吾子心莫逆,庶当悟意表。
这首诗《寄隐直》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纷扰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会短别日长”,点明了人生的相聚短暂而离别漫长,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接下来,“愁多欢情少”进一步描绘了在这样的生命背景下,人们更多地被忧虑和悲伤所占据,而快乐和喜悦却显得稀少,反映了人生的普遍困境。
“古来人间世,于道同扰扰”则将个人的体验置于更广阔的历史和哲学背景中,指出自古以来,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智者,都难以摆脱生活的喧嚣和烦恼,暗示了人类命运的共通性。
“我发日已苍,我颜日已槁”是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直接描述,通过“苍”和“槁”这两个字眼,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衰败。
“离忧固如此,四十未应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离愁别绪和生活压力的深刻理解,认为即使到了四十岁,人生的忧愁和困扰也不会减少,体现了对人生常态的接纳和理解。
最后,“谁能跨浮云,相与成莽眇”表达了诗人对超越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希望有人能与他一起远离尘嚣,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吾子心莫逆,庶当悟意表”则是诗人对朋友或知音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并认同自己的内心世界,共同领悟到超越表面意义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短暂、世事纷扰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思考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