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乱飞花满绿阶,开尊倾赏事难谐。
怜春莫不回金勒,拾翠何堪伴玉钗。
已识冰姿曾半委,颇疑香腻未全埋。
人生岂必常得意,造化无心物自乖。
历乱飞花满绿阶,开尊倾赏事难谐。
怜春莫不回金勒,拾翠何堪伴玉钗。
已识冰姿曾半委,颇疑香腻未全埋。
人生岂必常得意,造化无心物自乖。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花满绿阶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首句“历乱飞花满绿阶”,以“历乱”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花瓣纷飞的动态美,与“满绿阶”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
接着,“开尊倾赏事难谐”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却难以完全欣赏的遗憾之情,暗示了人生的不如意和自然与人的和谐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通过“怜春”、“拾翠”等细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已识冰姿曾半委,颇疑香腻未全埋”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花比作冰清玉洁的女子,既赞美了花朵的美丽,也暗示了其脆弱易损的特性。诗人对于花朵虽已凋零但仍留有余香的观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最后,“人生岂必常得意,造化无心物自乖”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哲思。他认为,人生并非总能如愿以偿,自然界的规律并不总是与人类的意愿相合,这反映了诗人对命运与自然法则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生活常态的接纳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数亩松筠种不成,荒坛祭别酒频倾。
老天辜负归乡志,冷地寻思到世情。
日落关河孤鹤远,夜凉灯火小虫鸣。
应须趁取黄金在,买宅西湖住一程。
一峰中雄酋,两峰拱而立。
崭然入云表,烟开翠鬟湿。
佳山如佳士,可望不可及。
诗人觑天巧,妙处归眼力。
新营称华扁,收此一寸碧。
婆娑在其下,缱绻与之习。
嗟哉尘土中,膏火日煎急。
青层但坐对,皓首未暇识。
趋舍各有适,枘凿不相入。
何当山上头,裴回瞰原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