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自今古,斩不断情关。
东流流水不尽,何日复西还。
欲借吴钩三尺,扫净边尘万里,巾帼事征鞍。
多少心头恨,清泪不胜弹。酒樽闲,人影瘦,夜灯寒。
不知今夕何夕,独醉不成欢。
人世悲欢不定,岁月一年已尽,无语倚阑干。
风雨荒村夜,归梦到长安。
离合自今古,斩不断情关。
东流流水不尽,何日复西还。
欲借吴钩三尺,扫净边尘万里,巾帼事征鞍。
多少心头恨,清泪不胜弹。酒樽闲,人影瘦,夜灯寒。
不知今夕何夕,独醉不成欢。
人世悲欢不定,岁月一年已尽,无语倚阑干。
风雨荒村夜,归梦到长安。
这首诗以"离合自今古,斩不断情关"开篇,表达了爱情或友情中永恒的纠葛与难以割舍的情感。"东流流水不尽,何日复西还"运用流水比喻时光流逝,暗示了对相聚遥不可及的深深期盼。接下来,诗人借"吴钩"和"边尘"表达壮志豪情,巾帼英雄的形象也体现了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但又饱含着无奈与哀愁。
"多少心头恨,清泪不胜弹"直接抒发内心积压的痛苦,泪水无法尽数承载。下片转而描绘孤独的夜晚,"酒樽闲,人影瘦,夜灯寒"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诗人独自饮酒,身影消瘦,寒灯映照,透露出深深的孤寂。
"不知今夕何夕,独醉不成欢"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诗人质疑时间的流逝,即使醉酒也无法驱散内心的苦闷。"人世悲欢不定,岁月一年已尽"感慨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无情,"无语倚阑干"则展现出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力与沉默。
最后,"风雨荒村夜,归梦到长安"以风雨中的荒村夜景收尾,寄托了诗人对远方故乡长安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凄美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时节点上的内心世界。
一生富贵,岂知今日有离愁。锦帆风力难收。
望断燕山蓟水,万里到幽州。
恨病馀双眼,冷泪交流。行年已休,岁七十、又平头。
梦破银屏金屋,此意悠悠。
几度见青冢,虚名不足留。且把酒、细听箜篌。
峨眉县西四十里,峭壁悬崖削寒翠。
崎岖栈道动摇摇,矮石支撑同赑屃。
忽窥万仞黑无底,下有龙渊七十二。
攀扪步步足难移,大盘小盘八十四。
行行更入娑罗平,侧立长嗟心胆碎。
洗脚溪头登土峰,板屋数间光相寺。
寺中萧然无个僧,普贤小殿生阴气。
天仙桥上光明岩,银色光中世界异。
须臾风雨洗天来,兜罗绵云塞天地。
虚空现出大圆光,五色晕中瞻大士。
日暮云收山寂然,乙夜灯分百千计。
别有草庵三四僧,花木满轩颇清致。
有时云起自雷岩,两道金光出岩际。
有时云散光独明,犹见光中回象辔。
僧云又有清现光,白日无云光更丽。
奇花异草吹香风,怪兽珍禽左右至。
善财童子何许来,五十三参见真谛。
神通变化无了时,如幻如梦复如戏。
胡为狡狯弄精魂,机事机心极无谓。
儒生持此问山僧,僧曰如是观如是。
若言有相更有光,灵化千千诚小技。
何如无光复无相,湛寂名为第一义。
菩萨空中数点头,收敛圆光无一事。
雪山万点白差差,初日照之光毳毳。
遥瞻天竺立绵延,我欲游观足如系。
平生兹游真冠绝,走笔成诗图快意。
《光相寺》【宋·汪元量】峨眉县西四十里,峭壁悬崖削寒翠。崎岖栈道动摇摇,矮石支撑同赑屃。忽窥万仞黑无底,下有龙渊七十二。攀扪步步足难移,大盘小盘八十四。行行更入娑罗平,侧立长嗟心胆碎。洗脚溪头登土峰,板屋数间光相寺。寺中萧然无个僧,普贤小殿生阴气。天仙桥上光明岩,银色光中世界异。须臾风雨洗天来,兜罗绵云塞天地。虚空现出大圆光,五色晕中瞻大士。日暮云收山寂然,乙夜灯分百千计。别有草庵三四僧,花木满轩颇清致。有时云起自雷岩,两道金光出岩际。有时云散光独明,犹见光中回象辔。僧云又有清现光,白日无云光更丽。奇花异草吹香风,怪兽珍禽左右至。善财童子何许来,五十三参见真谛。神通变化无了时,如幻如梦复如戏。胡为狡狯弄精魂,机事机心极无谓。儒生持此问山僧,僧曰如是观如是。若言有相更有光,灵化千千诚小技。何如无光复无相,湛寂名为第一义。菩萨空中数点头,收敛圆光无一事。雪山万点白差差,初日照之光毳毳。遥瞻天竺立绵延,我欲游观足如系。平生兹游真冠绝,走笔成诗图快意。
https://shici.929r.com/shici/jHlarJlM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