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池上感兴》
《池上感兴》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所向似无端,风前吟凭栏。

旁人应闷见,片水自闲看。

碧底红鳞鬣,澄边白羽翰。

南山众木叶,飘著竹声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íshànggǎnxīng
táng /

suǒxiàngduānfēngqiányínpínglán
pángrényìngmēnjiànpiànshuǐxiánkàn

hónglínlièchéngbiānbáihàn
nánshānzhòngpiāozhùzhúshēnggān

注释
所向:前行的方向。
无端:没有明确的目的。
风前:在风中。
吟凭栏:倚靠着栏杆吟诗。
旁人:周围的人。
闷见:可能感到无聊或不耐烦。
片水:指眼前的水面。
闲看:悠闲地观看。
碧底:清澈的水底。
红鳞鬣:红色鱼鳞,这里形容鱼。
澄边:清澈的水边。
白羽翰:白色的羽毛,这里指鸟的翅膀。
南山:泛指远处的山。
众木叶:许多树木的叶子。
飘著:飘落着。
竹声乾:竹林间的干枯声响,也可能指风吹过竹叶的干涩声音。
翻译
前行似乎没有目的,站在风中倚着栏杆吟诵。
旁人或许觉得无聊,我却静静观赏着水面。
清澈水底红色鱼鳞闪烁,岸边洁白的鸟儿展翅欲飞。
南山上的树叶纷纷飘落,竹林间回响着干枯的声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风光图景,透露出诗人在池塘边上的悠然自得之情。首句“所向似无端”表达了对周遭环境的一种迷茫而又深远的感受,仿佛一切都没有尽头,没有界限。紧接着,“风前吟凭栏”则是诗人在微风中轻声吟咏,倚靠着池塘边的栏杆,享受着这份独处的乐趣。

“旁人应闷见”一句,显示了诗人对旁观者可能的理解和感知,他们或许会觉得这种境界有些难以理解,甚至感到迷惑。而“片水自闲看”则是诗人自己对于池塘中的水景,有着一种悠闲、自在的观赏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碧底红鳞鬣,澄边白羽翰”,通过对鱼鳞和鸟翼颜色的描写,展现了池塘生态的丰富多彩。这里,“碧底”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水中,而“红鳞鬣”则是鱼儿在水中的活泼模样;“澄边”形容水的清澈,而“白羽翰”则是鸟翼在阳光下的洁白与轻盈。

最后两句,“南山众木叶,飘著竹声乾”,则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观察到南山上的树叶随着风飘散,而这些落叶又被竹子发出的清脆声音所伴随,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一个干燥而又宁静的季节。

整体来看,齐己这首《池上感兴》通过对自然景观细腻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境界。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春日移居有怀夫子十韵

斗室堪容膝,翛然借一枝。

安居聊避俗,闭户好吟诗。

荆布频年惯,芦帘此日宜。

静中延弱体,江上动遥思。

薄宦愁谁谅,穷途恨独知。

危疆需保障,冷署重栖迟。

远道乡心切,深闺别泪垂。

离情无寄处,归梦有醒时。

岁暮忧怀抱,风霜入鬓丝。

小园春色近,花发是归期。

(0)

哭夫子·其十

蜀魄啼鹃道路长,鹡鸰无复雨连床。

中郎事业书千卷,子敬人琴泪几行。

不死丹心终化石,馀生青鬓总成霜。

与君不共齐眉案,纸阁芦帘瘗孟光。

(0)

九日寄父

强对茱萸只自悲,云天万叠望中疑。

闺人不识登高路,肠断当年屺岵诗。

(0)

同查氏姊张氏妹游弃家园园一名野鹤林

小筑成高隐,幽寻一叩关。

水亭涵白日,草阁卧青山。

家弃尊仍在,林深鹤未还。

谁言武陵隔,今已出人间。

(0)

哭介龛禄勋公

秋声风急闭重关,泪寄潇湘疏竹斑。

莫问苍梧多少怨,至今石化望夫山。

(0)

晚望

秋空木叶寒,日落湖云冷。

微雨滴梧桐,安知别离恨。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